9月3日,記者從市行政審批局獲悉,我市出臺《襄陽市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強化政務數據資源管理。

《辦法》對數據資源的采集、存儲、治理、共享、開放、分析、應用和銷毀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了更詳細的概括,對各部門的職責權限、考核監督等作了更清晰的界定。比如,《辦法》明確由市行政審批局牽頭建立完善基礎數據庫、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牽頭建立完善某個特定的專題數據庫,明確數據提供部門及時對錯誤數據進行修復,明確各部門指定專人作為數據專員負責本部門大數據相關工作,規定了將數據共享作為信息化項目驗收的前提條件之一等。

《辦法》提出,市大數據中心負責建設政務數據“三清單一目錄”平臺,為各政務部門提供目錄編制工作中的技術指導和答疑,根據各政務部門編制的數據目錄匯總形成全市政務數據目錄。各政務部門應當按照相關標準規范,確定政務數據目錄的分類分級、共享和開放屬性。

《辦法》要求,政務數據應當按照“一數一源、一源多用”的要求采集,可以通過數據共享獲取的,不得重復采集、多頭采集。因履行職責或者提供公共服務,需要采集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數據時,應當取得被采集對象同意,并明確告知采集使用數據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各政務部門應當以數字化方式采集、記錄和存儲政務數據,對非數字化及歷史紙質數據,應當按照相關技術標準開展數字化改造。

《辦法》強調,政務數據開放以需求為導向,遵循統一標準、主動提供、無償服務、依法管理、安全可控的原則。市大數據中心負責建設政務數據開放平臺,并與市政府門戶網站實現關聯對接,作為政務數據開放的載體,實現政務數據向社會統一開放。各政務部門按要求制定本單位開放目錄,并明確主題分類、開放部門、數據屬性、更新時限、開放類型、開放方式、使用要求等內容,采用直報、數據接口等形式,依托大數據開放平臺、政府門戶網站無償發布。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發布了2300多個數據共享目錄,掛接9.1億條數據,開展了2000多次數據供需對接,共享交換量達6.8億條次。

(記者 朱科 秦小芳)

標簽: 行政審批局 政務數據資源 政務數據 政務部門 數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