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查漏補缺,全力奮戰迎接國家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首場硬仗

奮力整改“清零” 沖刺“首戰必勝”

今年以來,儋州市始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持續壓緊壓實責任,狠抓落實。特別是最近1個月,儋州從市級負責人到幫扶隊員,全市各級各部門進入戰斗狀態,按照市包鎮、鎮包村全域作戰體系全面沖刺,不斷夯實脫貧“3+1”保障成果,防止返貧動態監測集中排查全面完成,脫貧人口家庭人均純收入穩定增長,脫貧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進一步完善,幫扶對象滿意度明顯提升,無返貧現象發生。

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交匯和過渡時期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是今年乃至整個“十四五”時期農村工作最重要的任務。“儋州著力做好推進反饋問題整改‘清零’,為榮譽而戰,打贏迎接國家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這場硬仗,確保我省‘首戰必勝。’”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說,再鼓干勁、全力沖刺,把鞏固脫貧成果各項任務再細化、再落實、再提升,做到全覆蓋、無死角、無縫隙。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連續作戰的精神,堅定“首戰必勝”的信心決心,確保儋州在國家首次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中取得優異成績。

政策落實到位

解除后顧之憂

儋州市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緊迫感,拿出迎接2021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國考時的精神狀態和工作勁頭,做好國家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鄒廣說:“重點梳理國家、省級行業部門出臺相應的銜接政策,確保脫貧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兜底保障等幫扶政策的落實到位。”

以發現問題、整改問題為抓手,儋州市全面排查“三保障”存在的問題,12月5日前所有反饋問題整改“清零”。加快危房改造進度,集中力量,倒排工期,全力攻關,12月中旬前,全部竣工入住。12月19日,海南日報記者在東成鎮平地村委會萊村村民小組,看到李如珍家危房改造后的新房,新房近4米層高,寬敞明亮。李如珍一家7口人,勞動力少,他老婆身患重病,今年初全家被列為脫貧監測對象,被確定為突發嚴重困難戶,享受危房改造等幫扶優惠政策。今年6月,他家危房改造建新房動工,11月下旬竣工,近日搬進新房。他感激地說:“新房120平方米,政府補貼5萬元。沒有政府的幫扶,我家蓋不起這么好的新房。”東成鎮分管危房改造的副鎮長陳光標說,平地村脫貧監測對象2戶進行危房改造,近日都竣工搬進新居。

做好脫貧戶、新納入脫貧監測對象的教育補助和“雨露計劃”補助發放排查,及時查漏補缺發放到位。木棠鎮蔞根村委會錦山村民小組脫貧戶何貴女一家6口都是低保戶,她丈夫因車禍去世,5個小孩都在上學,只靠她一人打零工養家,月收入僅2000元。今年初她家被納入脫貧監測對象,被確定為突發嚴重困難戶,享受教育補助和“雨露計劃”補助等幫扶優惠政策。12月19日,錦山村鄉村振興中隊隊員、幫扶聯系人蔡岡諭上門家訪,詳細核對她5個小孩教育補助發放是否全部到位。她2個上小學的兒子今年秋季學期發放教育補助每人1200元;上初中的三女兒發放1450元;大女兒在武漢上職業學院,“雨露計劃”發放補助1年3500元;二女兒在河北上大學,1年貸款5000元。她對蔡岡諭說:“教育補助都收到了,我很滿意。”

讓農戶了解報銷政策,知曉報銷費用情況,熟悉報銷比例,不因大病返貧。木棠鎮蔞根村委會韓宅村民小組40歲的何小七,今年10月患大病住院28天,切除部分肝臟,醫藥費超10萬元,醫保統籌報銷近6.9萬元后,還要自付約3.2萬元。他喪失勞動力,一家5口僅靠他妻子打零工養家。今年10月,他家被納入脫貧監測對象,被確定為突發困難戶。村鄉村振興中隊隊員、幫扶聯系人金日登幫助他辦好小孩教育補助手續,告訴他以后住院治療,能報銷90%的醫藥費。

盯住水質檢測和凈化關鍵環節,確保脫貧村民喝上安全衛生飲用水。儋州市新州鎮黃村曾是有名的貧困村,整村脫貧后,黃村村委會中黃村民小組300多人仍舊習慣飲用井水,黃村鄉村振興中隊長陳國濤說:“尊重村民的飲水習慣,但我們盯住水質檢測和凈化關鍵環節,督促消毒、清洗水塔,讓村民喝上安全衛生飲用水”。

產業就業幫扶

收入持續增加

儋州市各鎮各部門對脫貧后的困難人群繼續加大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的力度,幫扶產業項目優先安排困難人群參與分紅,優先安排困難人群就業,不斷增加困難群體的收入,防止出現返貧現象。

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后,繼續獲得幫扶產業資金投入項目的分紅。繼續鼓勵脫貧戶發展產業致富,及時落實產業獎補,增加困難人群致富的“造血”功能。儋州市蘭洋鎮南羅村委會文芳村民小組40多歲的村民楊文立和妻子缺乏技能,還缺土地和資金,家里2個小孩年紀尚小,加上自身發展的動力也不足,脫貧致富難度大。南羅村鄉村振興中隊長王世發、村黨支部組織委員馮李權等人動員他參加培訓掌握技能,成為一名水電工,村里幫扶產業項目葡萄園優先安排他打零工;激勵他管好家里4畝多橡膠林,發展林下經濟種益智,還種上100多株檳榔。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收入計算周期,他家幫扶產業分紅2687.39元,發展產業獲得獎補2300元,全家純收入5萬余元。他說:“感謝政府幫扶,我脫貧致富有信心。”

在城鄉接合部的村莊,失地而又缺乏技能的村民較多,如果找不到工作,沒有基本收入,很容易返貧。儋州市那大鎮大力做好城中村失地村民的就業工作,創造就業崗位,及時落實務工獎補。那大鎮那恁村王地行一家4口,妻子精神殘疾3級,靠他一人打工養家,今年11月,他家被納入脫貧監測對象,被確定為突發困難戶,被列為低保戶,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收入計算周期,獲低保金13294元;今年12月10日幫扶產業項目分紅1759.2元。那恁村鄉村振興中隊長李曲說:“為鼓勵他就業增加收入,幫扶責任人幫他申報今年1月至9月務工獎補1800元。”村黨支部書記梁永順說,今年給全村21名幫扶對象申請務工獎補共4.37萬元,鼓勵幫扶對象打工勤勞致富。

儋州市常態化地組織村“兩委”干部、保潔員、護路員和村民持續集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以整治“臟、亂、差”為重點,及時清理各種雜物雜草,規范各家各戶垃圾堆放、污水排放問題,推進改水改廁,促進鄉村文明。12月18日,走進和慶鎮美靈村委會美俗村民小組,海南日報記者看到村道整潔,村道邊安裝太陽能路燈,夜晚的村道亮堂,裝點鄉村夜景。唐玉梅一家6口都享受低保政策,她肢體殘疾1級,她兒媳精神殘疾2級,靠兒子陳善貴一人打零工養家。今年她3個孫子、孫女領取教育補助、“雨露計劃”補助共4650元;獲產業分紅1334元;政府代繳醫療保險共1920元。陳善貴帶記者看家里新改建廁所,有沖水箱,便池干凈,建有沼氣池,沼液澆菜地、橡膠樹,沒有污染。

美靈村鄉村振興中隊長楊勇華說,今年投資150萬元,組織村民4000多人次,開展7場村莊清潔日活動,清理垃圾500余噸,整治污水點20處,搬遷8座牛棚。村莊變得整潔美麗,被評為2021年省級衛生村。

(海南日報那大12月20日電)

標簽: 儋州 硬仗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