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成片的大棚,一眼望不到邊,里面栽種的樂東蜜瓜正一茬一茬成熟上市;千家鎮的山坡上,有的芒果樹正在開花,有的已碩果累累;萬沖、志仲、大安各鎮的田洋里,播種不久的毛豆、豇豆苗長勢喜人,廣袤的樂東大地上,處處可見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冬交會樂東展館。

不斷豐富樂東農業業態

樂東有山有海,自然條件優越,素有“天然溫室”“熱作寶地”“綠色寶庫”等美譽,發展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樂東以促進農業“三品”(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發展為總抓手,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堅持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高效農業的主攻方向,以特色興產業,以優勢促發展,加快建設高效農業特色產業基地,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同時突出生態優勢,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創意農業、智慧農業和觀賞農業等多種農業業態,推動農業與旅游、教育等產業深度融合,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潮流。

海南尖峰嶺三角梅大世界占地150余畝,基地擁有286個三角梅品種,共有22.5萬盆三角梅,是一座集自然、人文、農藝、園林與生態環境保護于一體,兼具度假休閑、觀光游樂及科研交流等功能的三角梅主題園區。

樂東花梨谷共享農莊是海南主題突出、特色顯著的一家共享農莊,農莊種植海南黃花梨樹120多萬棵,最老樹齡達16年,在這里,可以品花梨茶、吃花梨雞、住花梨屋、游花梨園、賞花梨工藝品。

樂東農業品類齊全,但是在數字農業、農業產業化方面一直沒有突破。今年樂東把打造金錢樹產業作為示范,一方面建立金錢樹數字交易平臺,把涉及物資采購交易的全鏈條環節上線,通過平臺進行監管服務;另一方面,數字化平臺的數字監控,實現了涉農環節的稅務收繳,同時,經上市公司中農網全程進行指導和協助,也將培育出樂東首家涉農的規上企業。

加快農產品品種更新換代

樂東緊緊圍繞熱帶農業資源優勢,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早”的思路,優化品種結構,加快品種更新換代。樂東除了有蜜瓜、芒果等全國叫得響的產業外,又涌現出一批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特色農業產業。目前,樂東金錢樹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萬畝,成為亞洲最大金錢樹種植基地,產品出口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樂東毛豆種植面積8萬多畝,占全國冬春市場份額70%,年產值超過6億元;樂東火龍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全縣種植近6萬畝,成為全省最大火龍果生產基地之一。

“樂東佛羅鎮是全國最適宜種植金錢樹的地區,這里栽培的金錢樹生長快、品質好、售價高。”樂東普英洲花卉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香秦到很多地方種植金錢樹,經過反復比較,他認為樂東佛羅是最適合金錢樹生長的,于是在這里扎根,不斷擴大金錢樹生產規模。

在今年冬交會樂東展館內,海南善水循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現場展示了澳洲淡水龍蝦。“這種龍蝦原產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個頭比普通龍蝦大,出肉多,肉質Q彈,鮮美,富含氨基酸,市場售價是普通龍蝦一倍以上,產品還供不應求。”該公司負責人楊雷介紹說,公司充分利用樂東良好的氣候和光照優勢,發展無公害生態澳洲淡水龍蝦養殖,目前年產量可達30萬斤。

陽光玫瑰葡萄、無花果以及沃柑等農產品是近幾年在樂東成功馴化栽培的新品種,由于品質佳,口感好,產品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除此之外,樂東新增榴蓮8000畝,矮甜椰2500畝,釋迦果600畝,柚子1000畝。

玫瑰釋迦果。

貫徹漁業“三個走”發展理念

樂東擁有84.69公里長的海岸線,海洋漁業資源豐富。在前不久召開的全省漁業轉型現場推進會上,會議提出海洋漁業發展要堅持“三個走”轉型方向,繼續往岸上走,推進現代漁業園區化,推進漁港經濟區建設;要繼續往深海走,推進深遠海養殖、海洋牧場、深遠海捕撈等產業發展,發展“深藍”經濟;要繼續往休閑漁業走,完善休閑漁業發展規劃和配套方案,打造漁業新業態。

為落實國家及海南省漁港建設相關規劃需要,推動樂東縣休閑漁業與一二產業融合發展,樂東縣對鶯歌海一級漁港項目實施建設,對已建成的鶯歌海漁業加工區及配套碼頭工程進行改擴建,使其達到一級漁港等級標準,項目總投資2.29億元,漁港設計卸港量6萬噸/年。

樂東充分利用海洋資源,發展特色水產養殖,建設龍棲灣海洋牧場示范場,擴大深海養殖面積。培育具有樂東特色的優質南繁產品,推進對蝦、羅非魚等一批水產種業南繁成果就地轉化。

樂東龍棲灣海洋牧場分海域、陸域兩塊投入,該產業集陸海統籌、陸海結合建設,估算該海洋牧場年均總產出海產品約4000萬斤。

“我們前期投放的試驗網箱,經過實踐對魚種的選定及其生長周期已獲得相應的數據,為深遠海大型抗風浪養殖網箱及海上休閑漁業養殖平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建造完工的海洋裝備也即將拖往使用海域實施作業,同時該項目陸域配套建設也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海南普盛海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樂東利國鎮望樓港社區居民靠海謀生,80%的勞動力從事海洋漁業生產。近年來,由于近海資源匱乏,漁獲量大為減少,漁民捕獲的大多都是賣不上價的小魚小蝦,居民收入每況愈下。

在樂東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社區黨員干部帶領當地漁民從傳統捕撈業逐步轉變發展出漁業加工業、拓展休閑漁業,走上一條別開生面的致富路。社區6名黨員干部帶頭出資建設廠房,購置設備,成立了“社區控股+黨員干部參股”的集體企業海南望樓港海產品實業公司。社區居委會又引入“外腦”,與海南宏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為望樓港海產品打造“望樓港海產”品牌,產品實現了標準化,線上線下共同發力拓寬市場。

做足漁文章,搞活漁文化,望樓港的產業鏈在不斷延伸。望樓港社區還盤活了社區閑置小學場地和教室,辦起了超市、漁家樂、歸港民宿,打造樂東縣水產養殖和漁業旅游培訓基地,促進農旅融合。

“樂東未來將規劃現代化漁業產業園區,引導漁民上岸養殖,同時,給沿海漁民劃出一定的海域使用權,千方百計增加漁民收入。”樂東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

標簽: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