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產業聚集

三亞著力打造亞太游艇之都

■ 海南日報記者 周月光 通訊員 林詩婷

“今年我們游艇銷量同比增長近4倍。”12月12日,辛普森游艇(三亞)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馬洪娟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銷售的游艇從幾十萬元的快艇到數千萬元的豪華游艇都有。

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在三亞中央商務區設立游艇產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全球游艇產業優質資源加快向三亞聚集。

三亞游艇呈全產業鏈發展新態勢

11月19日,1艘造浪艇下水;11月28日,1艘造浪艇下水;12月1日,2艘造浪艇下水……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進入11月,三亞造浪艇扎堆下水。

三亞正手浪尾波俱樂部創始人杰克(Jack)說,由尾波沖浪帶火的造浪艇產業在三亞呈現爆發式發展。

今年初,三亞造浪艇保有量不到20艘,而現在,三亞造浪艇保有量已經突破80艘。

三亞是全省游艇發展重點地區。據省交通運輸廳統計,截至10月底,全省共登記游艇1217艘,其中三亞登記游艇807艘,占全省66.31%;全省游艇出海累計98.77萬人次,其中三亞出海人次累計90.43萬人次,占全省91%。

三亞今年推出《三亞市海域使用詳細規劃》《三亞市水上旅游項目促進和管理辦法》《三亞市潛水旅游服務規范》《三亞市沖浪旅游服務規范》等制度性規范文件為水上運動及娛樂保駕護航,建成游艇旅游綜合服務平臺,為游艇監管提供智能化手段和系統性規范,推動游艇等海上旅游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游艇專業勘驗和游艇專業鑒證在三亞實現突破,一舉打通長期制約游艇交易流轉的堵點,大幅提高游艇交易效率和質量,加快三亞游艇交易市場的形成。此外,游艇專業人才認定在三亞取得突破,加速游艇人才向三亞聚集。

“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三亞游艇產業全球關注,發展勢頭日新月異。”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特聘顧問胡笑銘說,三亞游艇產業發展,以前亮點在游艇旅游,現在則是全產業鏈成長,三亞中央商務區今年招商落地的游艇研發、設計、交易、賽事等相關企業超過30家,顯示三亞游艇向全產業鏈發展邁進。

俯瞰三亞鴻洲游艇碼頭。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建設游艇產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

憑借獨特的氣候及水域優勢、聯通中國東南沿海諸省和東南亞諸國的地利,以及游艇產業發展良好態勢,三亞成為中國游艇產業發展風向標。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設立游艇產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三亞崛起成為全國游艇產業發展高地。

據分析,加快游艇產業聚集發展,三亞擁有三大優勢:

一是產業優勢明顯。三亞游艇產業發展10余年,形成包括駕駛培訓、托管辦證、進出境服務、游艇租賃、游艇銷售、碼頭停泊、維修保養、賽事展會等豐富的產業鏈條,建成水上泊位869個,游艇保有量超過800艘。

二是市場潛力巨大。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游艇分會研究,人均GDP超過10000美元是游艇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重要標志。目前,我國人均GDP已連續兩年超過10000美元,游艇產業初具進入快速發展期的消費力基礎。統計顯示,2020年海南全省游艇出海游客75萬人次,其中三亞出海游客72萬人次,占全省96%。

三是政策頻頻賦能。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不斷推進,支持游艇產業發展的政策相繼落地,賦予三亞游艇產業發展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和發展空間。全國首艘臨時國籍登記、首艘多證合一、首單入境免擔保及首票零關稅交易等游艇行業制度創新案例相繼在三亞產生。

三亞打造亞太地區游艇之都

建設游艇產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三亞如何加快游艇產業發展?

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推動“以下游促中游”“以中游聚上游”協同發力,力爭到2025年形成以設計、交易、消費、娛樂、供給為主,聯動島內外游艇制造業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游艇產業總規模力爭達到100億元。

推動游艇產業聚集,三亞中央商務區出臺《三亞中央商務區關于加快游艇產業發展的實施細則》,填補海南游艇產業專項獎補政策空白;構建游艇交易平臺,注冊海南國際游艇交易有限公司,建設高效的游艇交易一二級市場,力爭到2023年交易額突破20億元。利用游艇交易和消費帶來的機遇,拉動游艇設計、綠色能源、3D打印等產業鏈條企業聚集,進一步帶動文化藝術、奢侈品、綠色旅游等相關高端業態集聚三亞。

據了解,著眼打造亞太游艇之都,三亞計劃建設海南國際游艇中心、南邊海國際游艇碼頭、三亞游艇創新服務綜合體等8個重點項目,擦亮海天盛筵、海南國際游艇設計大賽、摩納哥新能源游艇大賽(中國區)等6個品牌,補齊三亞游艇產業發展基礎設施薄弱、產業鏈條較短、海洋文化滲透不夠等短板,把三亞建成亞太地區游艇交易中心、消費中心和綠色科技中心。

(海南日報三亞12月14日電)

標簽: 游艇 之都 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