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的蘆葦,記憶中的紅房子……13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探訪武漢地鐵5號線,充滿藝術氣息的特色車站令人驚艷。
5號線是武漢市首條全自動駕駛地鐵線路,設計最高車速80km/小時,列車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FAO系統,可實現目前世界上最高級別(GoA4)的自動運行,代表了目前國內先進智能列車工業化、信息化、智慧化的高水平,也是軌道行業“武漢造”的一個新的飛躍。
站在車頭可觀光
13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從徐家棚站登上5號線列車,前往中醫藥大學站方向。車身寬大,運行平穩。最新奇的是,車頭部位沒有傳統的列車駕駛室,更像是一個寬闊的觀景平臺。站在這里,可清楚看到列車前行方向。地下隧道轉入高架段運行時,觀景效果尤佳,令人神清目爽。
5號線列車長度約140米,高3.8米,寬3米,最高速度80公里/小時,每列車定員載客約1896人。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車輛部工程師劉健說,車體采用輕量化鋁合金、全新變頻空調系統,可實現最大程度的節能降耗,并配備有殺菌、消毒等功能的等離子空氣凈化器。車內照明,具備自動調節照度功能,有效提升乘坐舒適度。
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通號部工程師陳宇介紹,5號線列車可自動上電、遠程喚醒并進行上電自檢、自動打開空調、照明等并出庫運行。在運行中,列車到站臺后精確停車,開關門、發車離站,至終點站清客后折返重新載客運行等過程均自動完成。根據中心運營指令,列車執行完控制中心下達的載客運行任務后,會自動關閉空調照明等,行至停車場列檢庫自動精確停車和休眠,依指令還可以實現自動無人洗車、無人自動轉線等作業。“早晨自己‘喚醒’出發,晚上回家自行‘洗澡’后休息,這就是我們的5號線全自動駕駛列車。”陳宇說。
列車運行中如發生故障或異常事件時,控制中心可以遠程重啟車載系統快速恢復功能,如無法恢復使用,控制中心還可以遠程人工控制列車降級限速運行至車站,人工干預處理減少對運行秩序的影響。
5號線起于南三環站,止于武漢火車站,全長33.57公里,其中高架線7.92公里,地下線27.209公里。全線設站25座,除南三環站、白沙五路站、青菱站和江國路站為高架站外,其他21座車站為地下站,其中換乘站10座。
一路風景入站來
地鐵車站,是一個城市文化展示的窗口。
在徐家棚站,迎面而來的是一幅長達160米的壁畫,上面布滿了具有江城特色的植物蘆葦。該站點藝術壁畫的獨特之處在于,從夏季的蘆葦景象出發,卻不拘泥于蘆葦特征的表達,更注重整體氛圍詩意化的呈現。四季更迭,蘆葦始終茂盛,喻意5號線的堅韌向上、蓬勃發展。這里運用寫意繪畫的藝術手法呈現自然之美,營造一種“風吹蘆花飄,人在畫中游”的視覺享受。
和平公園站以“萬木蔥蘢”為設計主題,與站外的和平公園相得益彰。以蒼穹大樹為設計元素,以“生態、陽光”為主題思想,通過生機勃勃的樹木形態,取其意境,將這種舒展開的形體藝術化處理,結合GRG材質打造一個生態化的地下樹林。和平公園站藝術墻主題——《童趣》采用溫潤、柔美質感的100多萬顆石材馬賽克鑲嵌成一幅具有水墨意境的優美畫卷。選取自由飛翔的和平鴿、童年時期的“折紙鴿”、歡快玩耍的兒童為畫面主要元素,動與靜的結合讓畫面充滿濃厚的生命力。運用天然石材的紋理拼接出生長茂密的樹林,描繪出新時代背景下孩童在舒適安寧的生活環境中猶如樹苗般茁壯成長,在美好的和平年代快樂地朝著希望與未來奔跑的美好愿景。
順著青山區建設八路向南走去,一片紅磚紅瓦結構、三層尖頂、帶有俄羅斯風情的紅房子映入眼簾。清一色的紅色小樓,四合院式的格局,站在高處,猶如一個大大的喜字——這就是武鋼最早的家屬區,著名的“紅房子”,也是“紅鋼城”的由來。
5號線紅鋼城站以“紅城歲月”為主題,從“紅鋼城”的原始風貌入手,頂面提取鋼鐵元素與現代材質的有機結合,采用坡屋頂等富有特色的形態,運用工字鋼結合鐵藝的形式,強調標準化、模數化,在車站頂面形成整潔有序的造型形態。柱子提取“紅房子”紅磚元素,采用仿紅磚質感的高強纖維板進行仿制,墻面還原老建筑形態,上下采用紅色仿制磚,打造懷舊的老武漢歲月感。地面采用白麻石材,照明方式有效結合了極富工業元素的工礦燈,旨在將地鐵空間融入周邊環境,凸顯老武漢的街景特色。
詩意歲月燃激情
除了美麗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在5號線的特色站里,還完美呈現了詩意的歲月,也彰顯了噴薄的激情。
武漢站東廣場站以“江城崛起”為設計主題,站廳整體運用了高雅的灰色作為主色調,設計上提取了武漢站的外觀特色作為造型元素,運用波浪的造型代表江城特色,顯得整個空間更加靈秀、大氣。墻面選用高強纖維水泥板干掛,地面采用白麻石材,形體上的頂天立地寓意著中部崛起,柱頭猶如一只展翅飛翔的黃鶴,表達出武漢未來可期。
武鋼是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有60多年積淀的底蘊。武鋼站以“光輝歲月”為設計主題,站廳設計整體以工業風格來烘托,欄桿也是采用鋼鐵元素定制而成,吊頂采用鋼結構包裹風管的形式,鋼結構與站點周圍環境、工業相契合,柱面采用磨砂不銹鋼造型,局部搭配工業管道氣壓閥門的造型,著力打造一個工業化的站廳風采。武鋼站藝術墻主題——《鋼的詩》,帶人們重新發現武鋼“詩性之美”,塑造了如鋼鐵般意志的武鋼精神。
楊園鐵四院站毗鄰武漢重要鐵路工程設計單位——鐵四院,站內藝術作品《奔騰時代》以鐵路工程設計歷史為主題背景,以“鐵軌”為畫面構成的主元素,利用形似蜿蜒交錯的鐵軌的抽象線條,經過巧妙組合排列后,勾勒出鐵四院主持設計的各項重大設計項目的外觀造型。以金色為主色,營造時代奔騰、流金歲月的氛圍與觀感,既展現了鐵四院的豐碩成果,也體現了楊園作為武漢乃至中國工程設計重要地域的輝煌。
(記者 呂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