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臨近,文昌市會文鎮鳳會村的村民又忙碌起來了,蒸稻米、打年糕,香甜的滋味從農戶家的廚房里洋溢開來。
12月11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鳳會村,“80后”村黨支部書記林健樂正在村委會辦公室里調試視頻。為推廣“鳳會”品牌產品,如糖貢、信封餅、粽子、年餃等,該村黨支部在文昌市委組織的支持下,正以“黨建+”的模式,帶動全村百姓增收致富。
村委會辦公室旁,是一座“鳳會年糕文化館”,講述著鳳會糖貢、信封餅背后的僑鄉故事,讓整個村莊洋溢著文化氣息。
“阿樂(指林健樂)是鳳會村的返鄉大學生,之前創業做電商,今年村‘兩委’換屆,他回村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一心想帶動村民把鳳會的產業做大做強。”鳳會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鄭慶煌這樣介紹。
發展農業產業,鳳會村資源得天獨厚。四處走走,可見椰影婆娑,綠水環繞,得益于良好的水系生態資源,這里沿河分布的良田種滿作物,幾乎沒有撂荒的土地。
“瞧那邊的水田,不僅是畫者寫生的地方,更種出了品質上乘的薏糯,提供了鳳會村民制作年糕、糖貢等年貨的原材料。”鄭慶煌說,在文昌,素有“無雞不成宴,無糖貢不像過年”的俗語。每年春節前,鳳會村民家家戶戶制作糖貢,并且通過物流、快遞等渠道,將鳳會糖貢銷往全國各地。
2020年,在水利部及海南省水務廳的支持下,文昌市開始動工實施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統綜合整治工程。項目不僅整治河道,還完善了沿河兩岸的生態景觀及污水處理設施,旨在通過整治實現“河清、水暢、岸綠、景美”。
為完善村級監督管理體系,鳳會村還成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并依法參與監督,實現了對村級公共事務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監督。
如今,借助水系連通工程建設美麗鄉村之際,很多人慕名前來鳳會參觀,使之成為文昌地區熱門的鄉村旅游打卡點。
(海南日報文城12月1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