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騎手們,風里來雨里去,為市民提供便捷的服務。你可曾有疑問,他們平時怎么吃飯,工作間隙在哪里休息,電動車沒電了又怎么辦?

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活動之一,湖北省總工會在全省范圍內推動“騎手之家”建設,整合工會“愛心驛站”等服務陣地,與中國鐵塔湖北公司聯合采取關心關愛專項行動,為快遞員、外賣騎手等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場所。目前,湖北已建成1200余家戶外職工愛心驛站、25家騎手之家,將溫暖全省約400萬新就業形態群體。

近日,極目新聞記者實地探訪江城多個愛心驛站、騎手之家,發現這里已經成為騎手們的“大本營”和“裝備部”。

【記者探訪】

愛心驛站:既是休息站,又是活動中心

“有騎手申請小休,請及時處理。”上周五下午3時45分,在武漢市武昌區戶外職工之家,郭鋒的電腦傳出的提醒一條接著一條。

今年43歲的郭鋒是從業多年的外賣平臺騎手,自2018年起擔任“餓了么”漢街站站長,管理著一百余名騎手員工。

他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下午三點到四點,剛剛結束午高峰的外賣騎手們,正抓緊時間吃飯、休息。“下一個送餐高峰五點就開始了,有人回家休息,有人就地休息,還有人到戶外職工之家、騎手之家休息。”

這家位于楚河漢街附近的戶外職工之家有兩層樓,一樓是休息區。陸續有外賣小哥推門進來,坐在沙發上,或是玩手機,或是閉目小憩。

休息區內有冰箱、飲水機、微波爐,柜子里有口罩、手套、雨衣雨鞋。武漢市武昌區總工會派駐水果湖街道工會協理潘攀打開醫藥箱說:“醫藥箱里放著夏天常用的風油精,冬天常用的凍瘡膏,還有其他常見藥物,向所有戶外職工群體免費提供。”

從工作組建、職工入會到職業介紹、培訓,從法律援助、農民工維權、欠薪追討到勞動爭議調處,潘攀每周都要在戶外職工之家工作一到兩天。

在戶外職工之家,法律講堂、健康體檢、文體活動一般在二樓舉行,此外還有職工書屋、心理咨詢室,甚至還有一間廚房,鍋灶俱全。潘攀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每次來戶外職工之家,熟悉的騎手們總會問,“什么時候辦活動呀?我可以參加嗎?”經過武昌區總工會的不斷努力,上個月,美團平臺800多名員工集體加入工會大家庭。

騎手之家:更換電池、故障維修都能搞定

“對外賣小哥而言,要想訂單不超時,有兩件事情特別重要。一是手機要有電,二是車不能出問題。”騎手之家現場負責人陳紅濤說,外賣騎手的電瓶車一天要跑100多公里,充電是一個大問題。

記者在武漢市江岸區楊杈湖地鐵站附近的騎手之家和武昌區中南二路的武昌騎手之家探訪發現,在門口和室內都有電動車換電柜,外形類似快遞存放柜,約一人高,有三排四列小柜門,每個柜門里可以放置一塊電動車電池。

上午10時許,快遞小哥高其武來到騎手之家,用手機掃描換電柜上的二維碼,一扇柜門隨即打開,他將自己車上的電瓶取出,置于柜中,插上電,關上柜門,整個環節約2分鐘。高其武說:“自從用了換電柜以后,電動車充電方便多了。”他介紹,每天需要換兩次電瓶。

今年以來,湖北省總工會與中國鐵塔湖北分公司聯合開展關心關愛行動,聯建了一批服務于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等新就業形態群體的騎手之家,除了給電動車換電瓶,還提供多種服務。在騎手之家,記者看到,內設有空調、儲物柜、微波爐、飲水機、冰箱、應急藥箱、充電插座等。幾名騎手正在休息,服務人員向騎手們提供現場服務。

在武昌騎手之家,一位師傅正在修理電動車。工作人員表示:“車有點小故障,都可以來騎手之家維修。”

陳紅濤回憶,今年暑期,有一天武漢下起大暴雨。“我們接到好幾個騎手的電話,他們的電動車在送餐路上拋錨了。”陳紅濤趕緊帶著師傅開車去修理,解了燃眉之急。事后,騎手專程前來致謝。“其實只是小問題,師傅一下子就修好了,騎手有急事找我們,我們肯定得去。”

2020年3月,江岸區一位外賣小哥小劉(化姓)送完餐,在回出租屋的路上發生事故,摔傷了左腿。臥床養病期間,小劉請的護工因故離開,在外地的家人也不能來武漢照顧,小劉無奈之下向陳紅濤求助。陳紅濤說,騎手之家的同事了解情況后,立即趕到小劉家中,給他帶去急需的藥品、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幫助小劉脫困。直到疫情結束,小劉的家人來到武漢,將其接回老家。

中國鐵塔湖北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武漢的騎手之家和“江城蜂巢”已經達到12家,每一家能夠服務于周邊5公里范圍內的快遞騎手。

【進展】

力爭服務80000名以上騎手

湖北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已建成1200余家戶外職工愛心驛站、1200個職工心靈加油站等一批服務陣地。湖北鐵塔公司已建成25家“騎手之家”。

今年11月至明年4月,省總工會組織“尊法守法·攜手筑夢”行動,重點面向農民工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聚焦他們面臨的現實難題,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和司法行政部門的職能作用,組織引導廣大律師積極參與,推進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實施法律援助集中行動。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力爭服務80000名以上快遞員和外賣騎手,完成10000個以上智能換電柜布網,聯建3000家騎手之家和愛心驛站,將騎手之家和愛心驛站逐步覆蓋湖北省各地市。

【百姓感言】

外賣騎手向飛:我送了3年外賣,已經是一名老騎手了。能夠在“騎手之家”換電、休息,非常方便。來得多了,大家都非常熟。

外賣騎手林方(化名):因為職業關系,別人吃飯的時候我們在工作,我們吃飯的時候,往往到下午3點了。愛心驛站不僅是提供休息的地方,工會還經常辦各種活動,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參與。

【記者手記】

絲絲關愛入心田

總有那么一群熟悉而又陌生的勞動者,起早貪黑,風雨無阻,就像勤勞的小蜜蜂,為千萬家生活帶來便利,他們就是快遞小哥和外賣騎手。

據統計,湖北省約有400萬新就業形態群體勞動者,大多數為80后、90后,為市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不可或缺的服務。

城市里的愛心驛站、騎手之家越來越多,對他們來說,不僅多了一個可以休憩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讓從業者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夏日送清涼,冬日送溫暖,絲絲關愛入心田,一句句問候,一聲聲叮囑,工會部門辦的這些實事,點點滴滴都暖到了快遞小哥和外賣騎手的心窩里。

(記者 柳琛琛)

標簽: 愛心驛站 騎手 職工之家 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