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大哥,在忙什么?”“我打算把庭院整理好,搞點庭院經濟。”12月8日上午,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大疊村,一見到龍泉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符永楹,大疊村脫貧戶龍登書便打開了話匣子。駐村兩年多來,符永楹俯下身子沉下心,在鄉村振興工作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成為當地村民的“貼心人”。

12月8日,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符永楹(左)與大疊村脫貧戶龍登書一起觀察養殖的蜜蜂。海口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真情幫扶

做村民的“貼心人”

2019年,符永楹在海口市委宣傳部工作,在了解到組織需要派駐干部去開展精準扶貧,他主動申請來到龍泉鎮大疊村。兩年多的時光,大疊村每一塊土地,每一個角落,都印下了他的足跡。

龍登書年近70歲,早些年,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和妻子兩人打工、種田勉強維持。除了大女兒已經嫁人,其他三名子女還在上學,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小符來了之后,在產業發展、教育補助等方面積極幫助我們,忙前忙后的,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龍登書樂呵呵地說。

毗鄰大疊村文化室和籃球場,一棟漂亮的2層樓房便是龍登書的家。近年來,龍登書一家積極發展養羊、養牛業,日子一天天地好了起來,不僅脫了貧,還蓋了新房。當天,記者在采訪時看到,龍登書正在對自家庭院進行土地平整,不遠處種了一片百香果,“政府幫了我太多,我自己也要努力,這不,門前屋后我都打算利用起來,發展庭院經濟。”龍登書干得滿頭大汗,臉上卻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龍登書還記得,去年妻子突然生病住院,在其一籌莫展之時,符永楹了解情況后,幫助他落實醫療救助,讓一家人渡過了難關,對此他一直感念在心。

“我們作為鄉村振興干部,是黨的政策方針和群眾之間橋梁,只有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才能真正為基層群眾做好事,干實事。”符永楹說。

努力付出

黃土披上“綠新裝”

從大疊村出來,經過椰子頭村時,見一片片綠意盎然的土地,“過去這里都是一片片黃土地,今年9月開始綠化之后,才有了現在這般樣子。”看到黃土披上“綠新裝”,符永楹忍不住感嘆。

龍泉鎮許多裸露土地較為分散,且范圍廣,符永楹參與勘測裸露土地期間,一天的遍訪下來,身上的衣服常常是汗水濕透,同時還夾雜著一絲泥土的味道。然而,當看到一些稀疏的種苗開始露土,冒出絲絲綠苗,縱使一身的狼狽他也覺得很值。

目前,通過專項治理行動,龍泉鎮完成農村裸露種草綠化整治28畝,已播撒草籽約140斤,完成率100%。“我們還對已經復綠的裸露土地加強管理,分工到人,壓實責任,堅持短期行動與長期治理相結合,經過大家的細心管理,草地長勢都比較好。”符永楹說。

在許多人看來,駐村工作不僅乏味且非常煩瑣,要處理各種難題,有時候忙起來,符永楹連續一兩個月都沒有回過家,“雖然許多事看起來乏味,但我認為基層工作只要用心用情,就能發揮價值。”于是,第一輪鄉村振興工作結束之后,符永楹又主動請纓,成為第二批選派的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點點小事做起,幫助群眾建設美好家園,過上幸福生活。”

標簽: 貼心人 工作隊 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