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12月3日下午,2021第二屆白沙黎族自治縣咖啡文化節活動在白沙隕石嶺加工廠剛落幕,就不時有種植戶駕車滿載著一筐筐或一袋袋紅彤彤的咖啡果,駛至廠區等待篩選、過秤,種植戶們臉上難掩豐收的喜悅。
“已曬干癟的咖啡豆不好篩分品質,我們一直堅持收購本地農戶的咖啡鮮果,這樣才能從源頭上保證每一粒咖啡豆的品質都達標。”攤開查看咖啡果成色是否均勻,抽樣檢測咖啡豆是否飽滿……在收購這一道環節,“80后”白沙隕石嶺咖啡品牌創辦人成宗培力求每一細節都做到精益求精。
白沙隕石坑四周群山環抱,常年霧氣充沛,有著晝熱夜涼的山區氣候特征,很適合有機物質沉淀,土壤自然十分肥沃。早在20世紀80年代,當地農戶就利用隕石坑附近的邊腳地種植茶樹及咖啡等作物。
近年來,咖啡種植規模逐漸擴大至隕石坑周邊的元門鄉、牙叉鎮、細水鄉等,孕育于此的咖啡經過烘焙加工后具有別樣的香濃味道。遺憾的是,因白沙較為偏遠,再加上早些年市場信息滯后,包括成宗培父母在內,不少農戶有時只能無奈地將咖啡果、咖啡豆低價甩賣,或任其熟爛在果園、倉庫里。
2014年,在外打拼的成宗培返鄉創業,成立了白沙隕石嶺咖啡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帶動周邊農戶抱團發展咖啡種植、加工、銷售等產業。
“一路上,有時也很艱難,但一想到能幫鄉親們發展咖啡產業增收,能使白沙隕石嶺咖啡的品牌越來越響亮,眼下再苦也都值得!”聊及返鄉創業7年歷程,成宗培在感慨之余口氣已變得平和,也更顯得沉穩。
經初步統計,現今,白沙咖啡種植產業規模已達3000余畝,在海南咖啡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斬獲商機。白沙隕石嶺咖啡種植專業合作社隨后也新添了一“牌子”——白沙隕石嶺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也快速成長為集加工、烘焙、包裝、銷售等產業鏈為一體的當地龍頭企業。
“2021年,預計白沙隕石嶺咖啡可收購加工500噸以上的鮮果。”更讓成宗培提振信心的是,在當地政府的部門的支持幫扶下,占地5000平方米的白沙隕石嶺咖啡加工廠已引進涵蓋烘焙、加工、包裝等工藝的生產線,年加工能力可達1000噸干果以上,這一規模已躋身為我省中部地區最大的民營咖啡加工廠。
“白沙隕石嶺咖啡濃而不苦,香而不烈,且略帶一點果味,實屬咖啡里的佳品。”如今,無論是線上助農直播,還是線下實體銷售,白沙隕石嶺咖啡也獲得越愛越多的消費者的認可,產業前景也越來越廣闊。
(海南日報牙叉12月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