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環路網,城市“毛細血管”所在。相較于車流繁忙的城市主干道,微循環路更多地連通社區周邊,也被市民形象地稱為“家門口的路”。

按照《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截至2020年底,武漢市主城區規劃路網已建成2318公里。其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建成率90.5%,次干路及以下道路(微循環路網)建成率68.4%,中心城區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通擁堵,微循環路網有待進一步提升。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021年武漢市政府在“民生實事”工作中承諾,“建成微循環道路80條、打通斷頭路10條”,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

為確保實事任務完成,武漢市城建局瞄準既定目標的同時,根據全市次支路規劃建設情況,仔細梳理,反復研究,結合各區城建發展實際,下達任務目標計劃:2021年將建成微循環道路超過120條。

據了解,今年以來,市城建局扎實有效推進區級路網項目建設的統籌、協調,認真組織各區級相關平臺公司加快完成微循環道路目標任務;通過召開專題推進會、現場協調會,以及組織第三方機構考評等,嚴格實施月度考核,達到以考促干的目的。同時,將微循環路網建設與市民訴求、擁堵治理、老舊小區改造相結合認真落實。

各區建設局壓實責任,通過多元化、多渠道打通轄區道路“內循環”。截至目前,“建成微循環道路80條、打通斷頭路10條”的承諾已兌現。中南三路、小龜山路、馮家畈路、華泰路等一批斷頭路、瓶頸路已如期開放交通,為市民打造出更為方便的出行環境。

與此同時,興國北路、歸元寺北路、保安街等微循環道路正在積極建設中,數千名建設者向著年底建成120條以上微循環道路的目標全力沖刺,加速打通卡脖路斷頭路,暢通城市道路微循環。

(記者 馬清妮 李曉琴)

標簽: 微循環路 市民 交通 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