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流程、創機制、優服務,瓊中做好審批服務“加減法”
靠前服務“多一步” 企業解憂“快一步”
■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日前,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經營一家養殖場的劉女士前往該縣政務服務大廳農林水利窗口領取新辦好的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時,收獲了一份額外的“驚喜”:一本注冊地址變更正確的營業執照。
農林水利窗口何時也能辦理營業執照變更業務了?原來,幾天前劉女士致電該窗口咨詢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辦理事宜時,曾向工作人員提起過自家養殖場營業執照上的注冊地址錯誤卻不知如何解決。“當時只是隨口抱怨了一句,我知道這并不屬于農林水利窗口的業務范疇。”
讓劉女士沒想到的是,接電的窗口工作人員卻把這件不屬于自身職責的“小事”裝進了心里——立即聯系縣政務服務中心市場監督管理局窗口,再由該窗口工作人員聯系鄉鎮一級的市場監督管理所,促使該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被瓊中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工作人員裝進心里的,不只這一件職責外的“小事”。
“只要前來辦事的企業群眾有困難,就算不在受理窗口職責范圍內,我們也會盡力幫忙解決。”瓊中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符瑩瑩表示,該局推出政務服務“1+N”模式,即打破不同窗口受理不同業務的模式,通過落實首問負責制,提供跨窗跨部門協調、幫辦代辦服務,讓企業群眾享受到“一站式”審批服務。
服務不僅要“多做一步”,還要“搶前一步”。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為提前解決企業群眾可能遇到的麻煩、困難,瓊中行政審批服務局主動將服務窗口前移,組建“上門審批小分隊”,通過“事前服務指導、事中加速審批、事后跟蹤推進”的工作協調機制,將“一企一策”的審批服務套餐給企業送上門。
“我們還推出了周末‘不打烊’+24小時自助服務,讓企業群眾隨時能辦事、不出門也能辦好事。”符瑩瑩介紹,目前,瓊中已推出257項周末“不打烊”政務服務事項,實現626項事項24小時可辦。
政務能效做“加法”,審批流程做“減法”。目前,瓊中已將食品(含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核發等11項事項納入“1+1”審批組合服務,形成“變更+延續”“補發+變更”等系列組合,實現一次申請、并聯審批;在10個業態31個行業實現“一單告知、一表申請、一并審批、一證準營”;推出“三合一”模式,讓外線工程審批事項辦理時限由25個工作日縮減至3個工作日;推出涉水事項行政審批評審“多評合一”,實現“一窗受理、一張表單、一并踏勘、一次評審”,進一步為項目“松綁”、為企業“減負”。
“為群眾辦實事是一項持續性的系統工作。”符瑩瑩表示,接下來該局也將繼續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成果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行動,在優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上下功夫、想辦法,解決企業和群眾的困難事、煩心事。(海南日報營根11月2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