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張文君

“前幾天公司已經過來洽談了,今天開會大家一起商討下有關公司收購村里三角梅事宜,有什么意見和建議都可以提出來。”11月22日下午,在臨高縣波蓮鎮和棉村委會會議室內,和棉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麥立群正與和棉熱帶作物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各理事商議村里三角梅出售情況。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非常熱烈。

“等到三角梅被順利收購,就意味著村里有了進一步發展產業的資金,能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部分村民還能獲得分紅。大伙都非常重視這一次的收購。”麥立群說。

過去,和棉村村民以外出務工為主,并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經濟效益較低。村里也沒有集體產業,是名副其實的“空殼村”。

而村里發生的改變,得益于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助力。和棉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駐村后,整合村民房前屋后閑置土地資源和68戶村民的產業扶貧資金 、村委會自籌資金和政府專項產業項目扶持資金,組織成立了和棉熱帶作物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還與企業開展合作,大力發展三角梅花卉產業,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助農增收致富,美化村容村貌。

“鄉村振興,首先要振興產業。三角梅適宜這里的生長環境,易存活,生長8個月到10個月就可以出售,短期見效快,而且還能美化村莊。因此,我們就決定引入三角梅花卉產業。”麥立群說,為更好地支持與發展這一產業,和棉村與海南雅新園藝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新公司)開展合作,今年1月,以每株7.5元價格向雅新公司購買了約3萬株10多個品種的三角梅花苗,由該公司提供種植技術指導和收購服務,合作社負責日常種植管護。

目前,和棉村約3萬株三角梅進入成熟期。“雅新公司以每株約18元進行收購,大概年底能全部售出。”麥立群說,村委會留足產業發展資金后,剩下的資金會分給當初入股的68戶村民,“我們將繼續投入資金,加上下撥的鄉村振興產業資金,明年進一步擴大三角梅種植規模。”

和棉村有了村集體產業,也帶動了不少村民就業增收,目前三角梅基地累計吸納了100多人次務工。“每月有2000元穩定收入,還能方便照顧家庭。希望村里的三角梅產業能發展壯大,我將繼續在這里干下去。” 和棉村村民王敏今年1月進入三角梅基地擔任管理員,主要是負責澆水、除草、修剪枝葉等工作。

走進和棉村,隨處可見村民家房前屋后種植的三角梅,村道、小巷、房前屋后干凈整潔。今年8月,在鄉村振興工作隊的組織下,和棉村還成立了一支10人的保潔隊伍。“如今,村莊環境衛生得到了很大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和棉村村民王蘭新說。(海南日報臨城11月24日電)

標簽: 臨高 產業 空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