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疫情呈多點散發,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各大電商平臺“雙十一”火爆促銷過后,正值收發快遞包裹高峰期,多地出現快遞、食品包裝核酸檢測結果陽性,讓不少人繃緊了神經。如何防范“帶病”包裹?省疾控中心專家為您支招。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街道消息,11月15日凌晨,中關村街道接到海淀疾控中心通報,科源社區居民一件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發出的快遞物品外包裝檢測結果為陽性。快遞從業人員應按要求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盡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接種。如有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應主動向單位報告并及時就醫,不可帶病上崗。提倡無接觸投遞,可采取將物品放至快遞柜、小區內快遞集中存放點或居民家門口等方式,實現無接觸配送。在投遞服務全程,應正確佩戴口罩和手套,減少直接接觸,交談時保持 1米以上社交距離,注意保持手衛生、不隨地吐痰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配送箱、車輛、工作服、手機等相關物品應保持清潔衛生,必要時進行預防性消毒。

取件前出門前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好口罩,有條件的佩戴一次性手套,建議攜帶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的消毒噴壺或紙巾。需要當面簽收時要自帶簽字筆。

取件時取件期間應做到無觸碰配送并避免人員聚集。推薦通過快遞柜收取快遞,既節約快遞人員的時間,又避免了人員面對面接觸。無論是簽收或是排隊時,都應和快遞員及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避免人員聚集。

取件后應立即對快遞包裝進行噴灑消毒。如若沒有消毒工具,最好是戴上一次性手套或者墊一層紙巾,避免直接用手接觸。快遞建議盡量就地拆封處理,拆封后做好手部消毒再取出物品,盡量不將快遞外包裝帶回家中。

回家后只能回家拆封的快遞回家后及時拆封,將消毒后的包裝按照生活垃圾處理要求盡快妥善處理。全部處理完成后用肥皂液或洗手液在流水下洗手或使用手消毒液做好手部的清潔消毒,消毒前不要用手擦汗或觸碰眼、鼻、口。有預包裝的冷鏈食品,可使用酒精棉球(片)擦拭包裝表面后再打開。加工冷鏈食品的容器、砧板、刀等要先清洗去污,然后再進行消毒,消毒后用清水沖洗或擦拭,去除化學殘留。肉類、海鮮類食品,務必燒熟煮透后再食用。

標簽: 海南省 為您 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