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海南鄉村的全面振興,海南省鄉村振興局不斷創新管理機制,增強特色產業的區域競爭力,引進市場主體,發揮比較優勢,拓展業態多元化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澄邁縣偲林農場里的福橙樹。

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曾經最偏遠落后的黎族鄉鎮王下鄉,通過生態植被恢復、教育移民、生態補償等舉措,依托得天獨厚的絕美風光和黎族文化等自然文化資源,在專業文旅策劃公司規劃下,打造“黎花里”文旅項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進鄉村振興,昌江最偏遠的貧困山區實現向“中國第一黎鄉”的歷史性蝶變,正成為“兩山”理論的生動實踐、鄉村振興的樣板。

王下鄉“黎花里”文旅項目“時光里”洪水村夜晚燈光秀。

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新海府生態鴿養殖基地是鞏固脫貧成效、提高脫貧質量、落實返貧措施、助力鄉村振興引進的生態養殖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40畝,項目運營采取“政府+貧困戶+企業”模式,聘用當地農戶擔任飼養員、技術員等,一改他們往日只有務農收入的狀態。該養殖基地飼養規模3萬對種鴿,年出欄乳鴿可達50萬只以上,每日銷售量2000只左右,島內島外供不應求。截至目前,2021年的銷售額已有100多萬元。該項目致力擴大周邊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吸納周邊村民邊務工邊學習養殖技術,為發展庭院經濟養鴿產業提供農村技術人才,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新海府生態鴿養殖基地飼養員王桂玉在鴿棚里觀察記錄乳鴿生長狀態。

在瓊海市大路鎮“世界熱帶水果之窗”,是瓊海市打造的國家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重點項目,由海南盛大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在企業的帶動下,將產業化帶動融入“世界熱帶水果之窗項目”,采取“公司+合作社+村委會”“公司+合作社+農戶(扶貧戶)”等形式,帶動106 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合作社,共同參與項目建設,實現農民、企業、政府“三贏”,積極推進共同富裕,逐步實現鄉村振興。

瓊海市“世界熱帶水果之窗”展示廳內的各種新奇特熱帶水果。

未來,海南省鄉村振興局將進一步支持脫貧地區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深化消費幫扶,促進產銷對接、農民增收;強就業技能精準培訓,進一步擴寬就近就地就業渠道,因地制宜開發并管理好鄉村公益崗位,優先安置有特殊困難人員務工。(張鑫超)

標簽: 海南 比較優勢 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