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花一里——“詩里畫里”三派村村貌一角。新華網發(張帆攝)
“在去年以前我們村卻連個椰子都賣不出去,但現在僅憑我家的四間客房每月收入都在五六千。”11月16日,談起村莊之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三派村村民、民宿老板林德強感慨萬千。
王下鄉地處海南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腹地,曾是昌江最偏遠貧窮的黎族鄉鎮,因為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基礎設施薄弱,整體發展長期落后于其他鄉鎮。近年來,王下鄉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資源和黎族文化優勢,積極探索“兩山”理論轉化的實現路徑。如今,曾是昌江最偏遠的貧困山區已舊貌換新顏,成為獨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2019年,昌江啟動王下鄉“黎花里”文旅小鎮建設項目,發展生態旅游、鄉村旅游,讓群眾吃上“旅游飯”,2020年全鄉總收入達4740萬元,比2015年增長78.7%;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比2015年增長180.8%。自2020年5月以來,王下鄉接待游客累計約15萬人次,旅游經濟收入突破900萬元。昌江最偏遠的貧困山區實現向“中國第一黎鄉”的歷史性蝶變,成為“兩山”理論的生動實踐、鄉村振興的樣板。
黎花二里——“時光里”洪水村的創意燈光秀。新華網發(張帆攝)
“王下鄉的村民能夠挖掉‘窮根’,摘掉‘貧困帽’,吃上‘旅游飯’,得益于縣委、縣政府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王下鄉黨委書記楊榮輝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通過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一手抓生態保護,一手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生態資本轉化為發展資本,讓老百姓守住青山換“金山”。
洪水村茅草屋民宿負責人南華鋒說,游客來此就是為了親近大自然、感受黎族風情、放松身心。“住在王下,綠意芳華推窗而入,自然之香四面繚繞。既可以觀賞黎鄉美景,又能品黎族特色美食,與黎族群眾一起唱黎歌、跳黎舞。”
黎花二里——“時光里”洪水村的黎族船型屋。新華網發(張帆攝)
眼下,“黎花里”文旅項目一期、二期已經建設完成,三期建設即將開工。“項目一期、二期的主要內容是提升旅游形象、美化鄉村風貌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三期建設將圍繞增設旅游設施、全面提升人居環境以及創意提升旅游吸引力三個方面進行。”昌江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孫靜說。
曾經是“貧困落后”的王下鄉通過生態植被恢復、教育移民、生態補償等舉措,依托得天獨厚的絕美風光和黎族原始文化等自然文化資源,打造“黎花里”文旅項目,重塑三派村、洪水村、浪論村3個原生地村落文化定位,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進鄉村振興,當地面貌已經煥然一新。
黎花三里——“酒里歌里”浪論村廣場上的黎歌演唱。新華網發(張帆攝)
王下鄉的蛻變,是昌江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昌江采取落實健全防止返貧動態幫扶和監測機制、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發展壯大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促進脫貧勞動力穩定就業等多種舉措,走出一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昌江路徑”。(王雯君 張帆)
黎花三里——“酒里歌里”浪論村廣場上的黎族竹竿舞表演。新華網發(張帆攝)
王下鄉黨委書記楊榮輝(左一)介紹“兩山”理論踐行情況。新華網發(張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