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那大11月11日電(記者林書喜 特約記者李珂 通訊員韋雪梅)儋州市污水處理三廠及配套管網項目完成主體工程建設,近日開始調試設備,計劃11月底投入運行。采用深度優化污水處理工藝,與儋州原有污水處理廠相比,出水水質由一級A提高到地表水準V(五)類水的排放標準,經處理的再生水除廠區內自用外,還可供環衛、園林部門用于噴灑道路、園林綠化,就近合理排放,實現河道生態補水功能,最大化利用污水處理資源。
儋州市污水處理三廠及配套管網項目是省水務廳掛牌督辦項目,總投資1.36億元,2020年4月開工,建設1座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27.3畝,配套鋪設污水管道總長8.89公里,建設1座污水提升泵站,污水處理服務面積約7424.4畝,服務區域人口為1.46萬人。項目建成后,污水處理近期規模為每天0.5萬立方米,遠期規模為每天4.5萬立方米。
近年來,隨著儋州市城鄉經濟迅速發展,全市污水量不斷增加,多座污水處理廠滿負荷運行。儋州推進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現已開工建設17座建制鎮污水處理廠,實現16個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共在92個行政村、293個自然村安裝污水處理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