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天涯——我省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事跡

一家海南農業企業,從最早50畝的種植面積發展到如今的2.8萬畝,從小企業發展成為中國高端鳳梨品牌、中國資本市場熱帶水果第一股,秘訣是什么?

答案是:誠信。11月5日,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名單公布,當得知自己獲得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時,海南天地人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地人公司)董事長徐詠梅說:“能獲得這個獎十分不容易。這份榮譽既是一份國家對自己和企業的肯定,也是鞭策自己不斷奮進的推進器。”

徐詠梅認為,“誠實守信”道德模范提名需要考察企業經營的每個方面,也對自己是全方位的考量,起碼應具備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誠信,也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石。

1999年,徐詠梅剛到臨高創業,種植了50畝的香蕉。一開始,她不被當地百姓所接受,甚至有人懷疑她是來搶占村民土地的。有一件事情開始改變了村民的看法。

徐詠梅發現基地所在的村沒有井,村民要到很遠的河里取水喝,不僅遠而且不衛生。徐詠梅就主動去村里幫村民打了一口井。當村民喝到了甘甜的井水時,慢慢接受這個“外來人”。

創業以來,天地人公司基地開到哪里,就為村民路橋修到哪里。20年來為村民修路15條、修橋9座、打飲水井20余口、修建校舍12間、資助貧困大學生50余名,并建立了農民技術培訓學校和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業培訓基地免費為農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做培訓。

徐詠梅的誠信經營也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客戶信賴,長期以來與百果園、長沙綠葉等幾十家果業渠道、批發客戶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率先實現了訂單農業,銷售網絡遍布全國。

2015年,全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正式打響,天地人公司主動與貧困戶簽訂了精準扶貧協議。“精準扶貧既是愛心幫扶,也是誠信的莊嚴承諾。”徐詠梅說。

徐詠梅認為,產業方向與扶貧模式有機結合,才能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圍繞如何建立長效扶貧機制、激發建檔立卡貧困戶內生動力的問題,在實踐中徐詠梅帶領公司探索出產業精準扶貧模式:利用土地入股保底+分紅+務工模式,創建“三位一體”扶貧模式。

一組數據凸顯成效:原來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桉樹每畝地年產值只有500元,改種鳳梨每畝年產值達到18000元。

截至2020年12月底,天地人熱帶水果產業扶貧項目實現分紅3015.46萬元,幫助7137戶、3132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出列。

天地人公司不僅讓更多農戶走上致富路,還不斷培訓員工讓其掌握發展技能。“我剛來公司時,只能當保安,經過公司這幾年的培訓,我學會了香蕉種植技術、如何管理工人,慢慢地成長為公司一個千畝基地的場長。目前年薪近20萬元,還買了小汽車蓋起了小樓房!”臨高臨城鎮和興村脫貧戶王海驕傲地說。

徐詠梅表示,接下來,天地人公司將進一步發揮國家級龍頭企業的模范帶頭作用,助力鄉村振興,為海南自貿港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帶領天地人公司在誠信的道路上繼續砥礪前行。(本報海口11月11日訊)

標簽: 獲得者 模范 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