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通訊員 劉云鵬
11月9日,在瓊海市潭門鎮西村蒙古洋,村民邱觀洪正在檢查自家地里辣椒的長勢,一壟壟辣椒長勢喜人。在邱觀洪家菜地周邊,不少村民趁著好日頭下地開耕,掀起種植冬季瓜菜的熱潮。
“最近趁著天氣好,抓緊施肥、鋪地膜,希望趕個好收成。”邱觀洪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今年他們家種了約25畝辣椒,大約在明年元旦前后上市,“目前來看應該會有一個不錯的收成。”
記者了解到,潭門鎮今年種植的冬季瓜菜品種主要是辣椒和青皮冬瓜,預計種植總面積約1.5萬畝,同比增長15.3%,其中辣椒種植面積已達到1.1萬畝。在潭門各個田洋,隨處可見農戶耕地排水、鋪設地膜,搶抓冬季瓜菜種植生產的勞動場景。
潭門鎮農業服務中心農業技術人員林漫介紹,受前段時間持續強降雨天氣影響,原定冬季瓜菜的種植計劃相比往年延誤15天至1個月,“目前農民正抓住天氣轉好的時機,加緊進行備耕備種和補種補栽。鎮里也全力支持,幫助大家清理積水,疏通排水溝,并且下派農技專家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恢復生產。”
記者了解到,今年瓊海還出臺了系列措施調動農民種植蔬菜的積極性,包括投入700余萬元實施5個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項目,完善基地高效節水配套工程,同時全面鋪開蔬菜價格指數保險,建立健全風險分散機制,保障農民利益和市場價格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瓊海還通過實施淡季種植補貼,對在夏秋季種植常年蔬菜的農戶、合作社等主體給予種植補貼,提高種植積極性,解決夏秋季蔬菜種植面積偏低、供應量不足的問題。
據悉,瓊海市今年冬季瓜菜計劃種植16萬畝,主要品種為冬瓜和辣椒。“目前市場行情看好,已經有一些客商來到地頭觀察長勢,接洽收購事宜。農民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林漫表示。
瓊海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下一步還將優化推廣簡易網棚,推廣一些耐高溫耐濕的蔬菜品種,扎實做好保供穩價工作,保障好群眾的菜籃子。并協同其他部門,在收購監督、價格保障等方面有更多作為,為農戶保“價”護航。
(海南日報嘉積11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