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有關規定,現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海南省生態環境質量公報》。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
2021年11月
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總體為優,優良天數比例為100%,其中優級天數比例為99.5%,良級天數比例為0.5%,無輕度及以上污染天。19個市縣優良天數比例均為100%。與去年同期相比,全省優良天數比例持平,優級天數比例上升1.1個百分點。
全省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PM2.5濃度為8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為17微克/立方米,O3濃度為67微克/立方米,SO2濃度為5微克/立方米,NO2濃度為6微克/立方米,CO濃度為0.6毫克/立方米,均符合國家一級標準。與去年同期相比,主要污染物O3濃度上升4.7%,PM10濃度下降5.6%,PM2.5濃度持平,SO2、NO2和CO濃度在低濃度水平下波動。
環境空氣質量示意圖
地表水環境質量示意圖
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良好,193個省控監測斷面(點位)的水質優良(Ⅰ~Ⅲ類)比例為84.4%,同比①下降1.6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為1.6%,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19個市縣中,文昌、儋州、瓊海、東方、定安等5個市縣水質輕度污染,海口、屯昌、臨高、萬寧、瓊中等5個市縣水質良好,其余市縣水質為優。
省控河流水質良好,水質優良比例為83.6%,Ⅳ~Ⅴ類比例為14.3%,劣Ⅴ類比例為2.1%。其中,昌化江流域和南海各島諸河水質為優,南渡江和萬泉河流域、西北部和南部諸河水質良好,東北部諸河水質輕度污染。140個監測斷面中,塔洋河田頭橋、珠溪河河口、腰子河加花嶺村等3個斷面水質重度污染;文教河坡柳水閘、羅帶河羅帶鐵路橋、東山河后山村等3個斷面水質中度污染;北門江中和橋、九曲江羊頭外村橋、演州河河口、巡崖河巡崖村和龍湖鎮、文昌江下園水閘、萬泉河汀州、文教河潭牛公路橋、北山溪水崖新區、新吳溪鹿寨村和富文鎮取水口、望樓河樂羅、半嶺水海螺村、光村水鳳山村、東方水東方農場十三隊、春江河口、什候河新市農場三隊橋等17個斷面水質輕度污染,其余斷面水質優良。超Ⅲ類斷面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總磷,斷面超標率分別為10.0%、9.3%、7.9%。
省控湖庫水質良好,優良湖庫個數比例為85.4%,Ⅳ~Ⅴ類比例為14.6%,無劣Ⅴ類湖庫;輕度富營養的湖庫5個,中度富營養的湖庫1個。41個主要湖庫中,湖山水庫中度污染、中度富營養,春江水庫、高坡嶺水庫、萬寧水庫、躍進水庫及珠碧江水庫輕度污染、輕度富營養,其余湖庫水質優良、呈中營養狀態。超Ⅲ類點位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點位超標率分別為9.4%、7.5%、3.8%。
城市(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
全省31個城市(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同比持平。所有監測②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標準,符合國家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要求。
城市(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示意圖
城鎮內河(湖)水質狀況
全省實際監測評價的86個城鎮內河(湖)水體92個斷面(點位)中,84個斷面水質達到相應水質目標③,達標率為91.3%,同比上升8.0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有5個,占5.4%,同比下降14.6個百分點。主要超標指標為總磷、氨氮、化學需氧量。
近岸海域水質狀況
全省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為優,優良(一、二類)水質面積比例為99.68%,同比下降0.21個百分點;劣四類水質面積比例為0.12%,同比上升0.07個百分點。劣于二類的水質出現在萬寧小海、文昌清瀾灣、瓊海潭門漁港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標為活性磷酸鹽、無機氮。
重點區域近岸海域水質狀況
25個“灣長制”重點港灣中,??跒?、鋪前灣(東寨港)、馮家灣、博鰲港灣、日月灣、黎安灣、鐵爐灣、亞龍灣、三亞灣、紅塘灣、崖州灣、龍沐灣、北黎灣、昌化港灣、棋子灣、洋浦灣(含新英灣)、后水灣、金牌灣、澄邁灣、邊灣等20個港灣水質為優,新村灣水質良好,清瀾灣、潭門港灣等2個港灣水質為差,小海、老爺海等2個港灣水質極差。其中小海、老爺海、清瀾灣、潭門港灣、博鰲港灣、新村灣等6個港灣未達到“灣長制”水質目標④,主要超標指標為活性磷酸鹽、無機氮。
7個重點園區近岸海域海水水質總體為優,特征污染物均未檢出,所有監測指標含量均符合海水一類標準。
8個海水養殖區中,文昌馮家灣、陵水黎安港、樂東鶯歌海、東方板橋鎮、臨高后水灣等5個海水養殖區水質為優,海口東寨港、陵水新村等2個海水養殖區水質良好,均滿足養殖區水質目標;萬寧小海海水養殖區水質極差,未滿足養殖區水質目標,主要污染指標為活性磷酸鹽、化學需氧量。
主要森林旅游區空氣負離子水平
全省主要森林旅游區空氣負離子濃度處于較高水平,霸王嶺、尖峰嶺、五指山、七仙嶺、銅鼓嶺、亞龍灣、吊羅山、呀諾達8個主要森林旅游區空氣負離子平均濃度分別為6183個/立方厘米、4904個/立方厘米、4523個/立方厘米、3731個/立方厘米、2506個/立方厘米、4040個/立方厘米、3250個/立方厘米、4332個/立方厘米,均遠優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1000~1500個/立方厘米的標準,對人體健康極有利。
近岸海域與重點區域環境質量示意圖
注:
①地表水“同比”均表示與可比斷面(點位)進行同期對比(共191個,其中河流斷面138個,湖庫點位53個)。
②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每月監測一次,縣級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每季度監測一次。
③水質目標采用《海南省污染水體治理三年行動方案》(瓊府辦〔2018〕27號)中確定的2020年水質目標。
④“灣長制”水質目標為《關于印發<海南省全面推行灣長制實施方案>的通知》(瓊辦發〔2021〕8號)確定的水質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