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海口11月1日訊(記者劉夢曉)“只要雨勢大點,小區門口必然積水,行人、車輛進出都困難。”11月1日,位于海口市江東新區瓊山大道的天鵝灣小區,住戶鄧女士向海南日報記者反映,該小區北、東、南三側的道路一到雨天就出現積水嚴重的情況。
天鵝灣小區住戶們遇到的糟心事不止雨天道路積水這一件。住戶陳先生介紹,小區的排污也存在問題,“排污管道還沒跟市政管道連接上,有時候會溢流到路上,味道比較難聞。”
記者走訪后了解到,雨天道路積水和排污不暢兩個問題,普遍存在于瓊山大道中段。
針對以上兩個問題,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已經規劃了相應的項目。針對瓊山大道片區道路積水問題,江東新區管理局建設統籌部負責人介紹,為解決天鵝灣小區周邊道路積水問題,江東新區管理局于2020年已計劃建設天鵝灣小區北側規劃六號路延長線項目。該項目前期因為土地拆遷、資金等問題,工程建設進度緩慢。目前,相關問題正在加速推進,爭取全部工程于明年4月完工。
“該項目設計2條雨水方溝,承接天鵝灣小區及周邊區域雨水,自西向東排入現狀大良溪,全部完工后,一定程度上可緩解道路積水問題。”該項目施工單位海口江東新區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對于排污困難的問題,江東新區管理局建設統籌部負責人介紹,在江東新區成立以前,20世紀80年代新建的小區,都是自建污水處理設施,市政污水管網配套沒有跟上,小區的污水排放不規范,導致出現很多遺留問題。該負責人說,“江東新區將啟動瓊山大道中片區、瓊山大道南片區、靈山片區污水整治項目建設工作,建成后,片區內小區等單位的污水管道和市政污水管網連通,徹底解決三個片區過去一直殘留下來的排污問題。”
據了解,該項目范圍北起白駒大道,南至環島高速鐵路,西至濱江東路,東臨海文北路,主要對區域內的市政雨、污水管網,區域內已建小區、單位等經營性質排水戶進行整治。項目建設包括瓊山大道污水管道連通工程、坡上西村及江東楓葉學校、天鵝灣等用戶接戶改造、雨污分流改造文雅村及大陳村等排水戶錯接混接點、靈山片區新大洲大道綠地城污水管道改造、瓊文大道合流管道截污改造等內容。
目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批復,且已編制完成初步設計及概算,已進展到前期審批階段,預計2021年底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