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健康碼如同一張通行證,走進醫院、商超、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綠碼通行”成為大家的共識。海南這個具有紅、黃、綠三種顏色健康碼的設計,正是出自數字海南有限公司解決方案架構師鄧小樂和他的團隊之手。
鄧小樂(中)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上帝”視角的策劃師
架構(architecture)這個詞來自建筑領域,鄧小樂把自己形容為“搭建框架的人”。當一個項目任務來臨,架構師要以“上帝”視角參與項目策劃、設計、測試、應用,規劃這個項目的現在和將來,要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去設計不同的策略,同時把這些場景規范化,給出最佳“樣本間”。
這是一個既需要掌控整體又需要洞悉局部,能夠解決瓶頸,還得“接地氣”的角色。
2020年1月1日,鄧小樂入職海南數字有限公司,擔任解決方案架構師,主要負責圍繞海南省政府的信息化建設項目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調研并分析各行業現有業務系統,提供升級改造建議等。
入職一個月后,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他帶來第一個巨大的考驗。2月15日,鄧小樂和他的團隊接到一個重要任務——3天內研發海南的健康碼并上線。
“按照常規的速度,從需求分析到開發測試并最終達到系統上線至少需要1個月,受疫情管控的影響,團隊成員還面臨異地辦公等現實問題,心里很沒底。”帶團隊研發海南健康碼的那3天,鄧小樂用“驚心動魄”四個字來形容。
數字海南有限公司迅速調研全國情況,第一時間拿到和整理了相關技術資料,鄧小樂等人以健康登記、疫情上報、抵瓊申報等掃二維碼自主填報的功能為基礎,并結合疫情防控要求,綜合考慮海南實際,著手研發海南健康碼。
搜集需求、分析需求、反饋需求,再到設計、開發、測試、上線各個環節……這3天,鄧小樂和團隊成員幾乎沒合過眼。2月18日,海南健康碼終于正式上線。同時,鄧小樂和他的團隊也迎來了新的挑戰。
“訪問量一度達到每天300多萬,曾出現短信接收延遲等一系列問題。”鄧小樂說,健康碼上線后,全省居民集中申領,申請通道一度“堵塞”,還有人不慎誤填信息造成黃碼等一系列問題。
鄧小樂要迅速根據問題模擬出不同場景,逐一解決。后來,健康碼陸續增加了家庭碼、數字碼、支持外籍人士領碼、支持與全國各省互認等功能。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基于海南健康碼的用戶基礎,數字海南團隊將其升級成“碼上辦事”政務公共服務平臺,打通各政府部門間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還為老百姓提供多個公共和生活服務場景服務,如旅游出行、離島免稅等,并且支持個人查詢醫保、社保、公積金等數百項服務。
2020年12月,“碼上辦事”綜合服務平臺成功入選海南自由貿易港第十批制度創新案例。如今,健康碼已不僅是人們的通行工具,也成為“辦事神器”。學位申請、老年證辦理等新功能不斷上線,許多關乎百姓生活的政務公共服務點點手指就能查詢和辦理。打破數據壁壘,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人們享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在每個信息化系統成功上線的背后,都離不開一位架構師和所有團隊成員的辛勤付出。
人物:鄧小樂(80后)
職業:解決方案架構師
職業理念:數字化讓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