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 葉媛媛

10月27日下午,聽說黃修獻要來,定安縣富文鎮大坡村村民李獻龍已經在家門口等了好一陣。“爸,黃醫生來啦!”聽到兒子的話,李獻龍連忙站起身,拄著竹竿迎了上去,“黃醫生你來啦,我很高興!”。

黃修獻是省人民醫院派駐大坡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雖然到崗才4個多月,但他已經為村里的百姓辦了不少實事。今年8月底,他帶著李獻龍到省人民醫院進行眼部手術,讓這位罹患白內障的七旬老人,時隔6年后重新恢復了視力。李獻龍對此十分感激。

“黃醫生,我這視力比剛完成手術的時候又好了不少,今天早上我還去農貿市場買菜了”“沒想到這眼睛一變好,做事的心情都不一樣”……見到黃修獻,李獻龍打開了“話匣子”,拉著對方的手不停地分享起生活里的點點滴滴。

“我2015年開始患上眼疾,過去6年我到處求醫,但始終沒法根治,這幾年狀況越來越糟。”李獻龍告訴記者,對于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今年6月初,黃修獻被省人民醫院派駐到大坡村,成為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一次走訪中,他結識了李獻龍。在詳細了解李獻龍的眼疾狀況后,黃修獻向醫院申請,為李獻龍提供一次全面的問診和治療服務。

“都這么多年了,如果能治,早就治好了。”起初,李獻龍對此并未抱有希望,只是礙于黃修獻的勸導,不好推辭。經過省人民醫院眼科醫生的診斷,發現李獻龍雙眼均患有嚴重的老年性白內障,同時右眼還伴有陳舊性葡萄膜炎、鞏膜前粘連等情況。

“如果不進行手術治療,老人的視力根本不會得到恢復。”黃修獻告訴記者,在與眼科醫生確定治療方案后,他當天就為李獻龍辦理了住院手續,第二天老人就在醫院進行了手術治療。完成手術后,李獻龍的“世界”也開始從一片模糊,變得一點點清晰起來。

“我和黃醫生一起接爸爸出院,回村途中他一路都在跟我們分享自己看見的車子、房子,這么多年來我第一次看到他這么開心。”李獻龍的兒子說。

李獻龍對黃修獻說:“是你開車帶我到海口治病,到了醫院,辦理各種手續,甚至是解決我們父子倆的溫飽問題,你也親力親為。6年了,我又能再次看清我的家人,真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

不只是李獻龍,駐村4個多月來,黃修獻結合自己多年的從醫經歷,為當地不少村民解決了疾病困擾。他還協調省人民醫院多個科室組成義診團隊,多次為富文鎮居民帶去免費的診療服務,獲得了當地群眾的稱贊。平日里,他還會定期到定安縣人民醫院坐診,為當地患者進行診療。

黃修獻坦言,從醫生到駐村干部,從手術室到基層一線,自己也在不斷適應新身份和新工作的轉換。“鄉村振興離不開基層醫療服務的提升,也需要我們這樣有經驗的醫療人才不斷為之努力。未來,我也一定會盡我所能,為加速定安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我省縣級醫療服務貢獻自己的力量。”黃修獻說。(本報定城10月28日電)

標簽: 定安 仁心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