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直播回放
海南日報記者 侯賽 馬珂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對人體有哪些傷害?該如何防治高血壓呢?10月23日,海南日報健康融媒工作室《大醫(yī)精講》欄目推出系列健康科普直播第22期,邀請三亞中心醫(y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林玲,在線分享高血壓防治經(jīng)驗,為大家答疑解惑。
患病率高并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
中小學生也查出患高血壓
中國高血壓調查(2012-2015 年)發(fā)現(xiàn),我國≥18歲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約為27.8%,也就是說,每4個成人中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
我國高血壓流行態(tài)勢呈現(xiàn)為“三高” “三低”:患病率高,高血壓患者人數(shù)已達2.45億;危害性高,每年200萬人死于高血壓相關疾病;增長率高,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高血壓患病增速快;知曉率低,18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知曉率僅為51.6%;治療率低,近半數(shù)成年高血壓患者未接受治療;控制率低,僅有 16.8%成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得到控制。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認為高血壓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年輕人不會患上高血壓。林玲表示,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顯示,青年人群(18歲-34歲)高血壓患病率為5.2%;不良的生活習慣讓年輕人高血壓患病率逐年上升。如今,不僅是年輕人,兒童和青少年都有可能患上高血壓。
林玲說,今年暑假期間,她接診了不少在接種疫苗過程中篩查出來的中小學高血壓患者,總結這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共同點是沉迷手機游戲,喜歡碳酸飲料,久坐久躺,喜歡熬夜,不愛運動,超重或肥胖等。這些孩子的家長也有共性:過分溺愛孩子。高血壓的預防需要從娃娃抓起,從小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林玲 三亞中心醫(y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副院長 博士生導師
高血壓是健康“頭號殺手”
高鹽飲食、吸煙等不良生活方式需警惕
林玲說,原發(fā)性高血壓大部分是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具有遺傳背景的生活方式病,其中遺傳是不可改變的,約60%的高血壓病人有家族史,當父母都有高血壓時,子女發(fā)生高血壓的概率為46%。
不良生活方式也可導致高血壓的發(fā)生。其中包括日常飲食中高鹽攝入、飲酒、吸煙、精神應激緊張等。此外體重超重和肥胖、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長期服用避孕藥、麻黃堿、非甾體抗炎藥、甘草等都會引起血壓增高。
高血壓診斷標準為: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血壓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林玲說,在家里可用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進行有規(guī)律的血壓測量,家庭血壓測量值判斷標準不同于診室血壓,家庭血壓讀數(shù)≥135/85mmHg被認定為高血壓。
高血壓雖然是一種常見慢性病,但它的危害卻不小。林玲表示,高血壓對人體的損害主要表現(xiàn)為對心、腦、腎和眼等器官的損傷。高血壓患者動脈血管內的血流壓力嚴重升高時,可使血管破裂,如顱內動脈破裂導致腦出血等。
長期的高血壓還可導致動脈硬化、彈性減退以及損傷血管內皮,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容易進入血管壁內形成粥樣斑塊,動脈粥樣斑塊可使血管腔狹窄,或者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從而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以及腹部血管卒中等;高血壓還會損傷腎小管,腎小球從而影響腎臟的重吸收功能和濾過功能,長期嚴重的高血壓會導致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癥。所以說,高血壓是危害健康的“頭號殺手” 。
據(jù)研究表明,收縮壓每降低10 mmHg,或舒張壓每降低5mmHg,死亡風險降低10%-15%,腦卒中風險降低35%,冠心病風險降低20%,心力衰竭風險降低40%。
服藥遵醫(yī)囑 別隨意換藥
定期監(jiān)測血壓 限鹽減重多運動
如果已經(jīng)患上高血壓,該如何治療呢?
林玲表示,高血壓治療遵循“三原則”:達標、平穩(wěn)、綜合管理。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死亡風險。首先要降壓達標,不論采用何種治療,將血壓控制在目標值以下是根本。其次是平穩(wěn)降壓,告知患者長期堅持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保持血壓長期平穩(wěn)至關重要;第三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綜合干預管理,選擇降壓藥物時應綜合考慮其伴隨合并癥情況。
“長期服用降壓藥仍是控制高血壓的主要手段。”林玲表示,血壓控制得越好,患者的心腦腎等就越安全。在用藥時,要注意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藥物、定期監(jiān)測血壓、堅持服藥,使血壓長期達標、穩(wěn)定。
林玲提醒,高血壓患者要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藥,避免不恰當?shù)闹委熈晳T,比如服藥時斷時續(xù),隨意加量,隨意換藥等。不能盲目相信偏方,用保健品替代降壓藥。
如何預防高血壓?林玲建議,18歲及以上成人要定期自我監(jiān)測血壓,關注血壓變化;超重或肥胖、高鹽飲食、吸煙、長期飲酒、長期精神緊張、體力活動不足等高血壓高危人群要經(jīng)常測量血壓。
此外,可通過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摒除其他不良因素來預防高血壓,飲食上多吃含粗纖維的食物,適量運動,盡可能避免長期服用避孕藥、麻黃堿、非甾體抗炎藥、甘草等可能引起血壓增高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