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墾龍江農場公司加快產學研協同發展,推動苗木產業轉型升級
“苗”繪產業發展新圖景
■ 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今年來,我們的苗木供不應求,育好一茬就被訂購一茬!”10月26日,在位于白沙黎族自治縣榮邦鄉大嶺居的海墾龍江大嶺熱帶水果精品苗木培育產業園(以下簡稱大嶺苗木產業園),管理人員張俊斌一邊組織農戶們為苗木修剪雜草,一邊對海南日報記者說。
已是深秋,基地里依舊綠意盎然,各類苗木競相生長。近年來,為應對大嶺苗木產業小散弱、品牌不響等困境,海南農墾龍江農場公司整合當地人才、土地等產業資源,在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等方面進行探索,并加快推進產學研協同發展,推動苗木產業轉型升級。
在大嶺苗木產業園,農戶們為苗木修剪雜草。
展現新面貌
“大嶺變了”,今年來,熟悉大嶺苗木產業的省內外苗木客商們突然萌生了這樣的感慨。在他們眼里,這個傳統的苗木產區,似乎正逐步摒棄野蠻生長,走向“正規化”道路。
“有歷史、有積淀、有技術,大嶺苗木有著老字號招牌。”龍江農場公司董事長助理、經營管理部部長焦俊介紹,大嶺地區自然條件優越,早在上世紀50年代,苗木產業便在當地扎根。經過60多年發展,從全省來看,大嶺是數得上的苗木老產區,不僅品種多,而且規格全。
然而,盛名之下,大嶺苗木產業實際上存在著規模小散弱、質量參差不齊、產業鏈條弱、核心技術自主性不強等局限。
為尋找破局之道,海墾龍江農場公司依托產業積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匯聚發展動能,自2019年底開工建設大嶺苗木產業園,并于今年深入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品資所)合作,堅持效益優先和市場化的原則,按照“引進試種、選育示范、規模化推廣”三步并舉的模式,計劃將大嶺苗木基地打造為海南西部最大的熱帶水果苗木培育基地。
“產業園分兩期建設,計劃總投入4580萬元,建成后將成為集種苗引進、培育、科研、推廣、示范種植和農業休閑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產業項目。”焦俊介紹,目前,占地419畝的一期項目已全部建成完工,并投入使用,進一步強鏈、延鏈、補鏈,助推大嶺苗木產業轉型升級。
基地的建成和投用,讓大嶺苗木產業展現新面貌。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市場為導向的發展理念,正在逐步潛移默化地影響并優化了大嶺苗木產業原有的生產結構,標準生產、規模布局的基地化育苗新模式正逐漸形成。
今年以來,大嶺苗木產業園已推出馬來西亞1號菠蘿蜜、泰國8號菠蘿蜜、以及紫肉黃皮、黑皮黃皮、手指檸檬、貓山王榴蓮、嘉寶果、冰淇淋果等20多類苗木產品。
栽下新希望
“這是剛試種的‘熱品4號’芒果,如果試種成功,便可進行市場化推廣。”在大嶺苗木產業園,張俊斌指著一株剛嫁接好的芒果苗說,“別看它貌不驚人,卻承載著不一般的使命。”
今年以來,海墾龍江農場公司與品資所達成深層次合作,通過科企聯動共設專家工作站,建設示范基地,加快產學研協同發展,在標準制定、良種良苗培育、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發力,推動傳統苗木產業轉型升級,添綠生金。
“除了經濟效益,科研意義也至關重要。”品資所果樹研究中心高愛平說,雙方將聯合進行新品種推廣,以“優良品種+優質種苗+技術支撐”進行選育和推廣,以此不斷提升果樹科技創新研發能力,提升海南農墾以及我省果樹產業科技含量,筑牢做強果樹種業“芯片”。其中,“熱品4號”和“熱品16號”便是雙方合作試種的芒果新品種。
“目前,我省種植的芒果多是金煌、臺農、貴妃等傳統品種,種植面積相對穩定,結構較為單一,且多數為外地引種。”高愛平說,“熱品4號”和“熱品16號”是品資所在我省自主選育的品種,其中“熱品4號”具有果型大、品質優、口感佳、耐儲運等優點,而“熱品16號”則有肉質滑、纖維少、品質優等優勢,“率先試種和推廣優良新品種,能讓企業在市場的更新換代中搶占新機。”
謀求新氣象
“現在賣苗木只能‘單腿跳’,未來我們希望能既賣苗木、又賣‘風景’,‘兩條腿’走路走得更穩。”海墾龍江農場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符積前表示,近年來,鄉村旅游方興未艾,大嶺作為我省苗木主產區,立足“苗木之鄉”和獨特旅游資源優勢,以“名優新特”苗木營造特色景觀,可打造出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必將迎來從賣苗木到賣“風景”的轉型契機,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據了解,大嶺苗木產業園中還規劃了采摘區、科研區、度假區和農旅融合區等功能區。此外,龍江農場公司還計劃打造苗木交易中心,讓大嶺苗木的規模化、品牌化效應再增強。
下一步,海墾龍江農場公司將把苗木與觀光旅游、生態保護、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把苗木產業從“盆景”變為“風景”,助力苗木產業的全方位、多元化發展。
(海南日報牙叉10月2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