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三亞市黨建引領自由貿易港建設現場推進會召開。該市牢牢把握“黨建引領”這一主線,堅持用好制度集成創新這把“萬能鑰匙”,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推動新發展,落實落細省委《關于堅持以黨建引領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意見》,為全省提供更多“三亞模式”和“三亞案例”,為三亞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打造新標桿提供堅強政治保障。以下為部分市直單位、市屬國企、法定機構負責人的表態發言。
紅色引擎促融合 區域共建謀發展
三亞海棠區委書記、市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工委書記 魯正蘭
海棠區深入探索“灣區大黨委”體制機制,堅持“關系不隸屬,黨建來統領”的工作思路,聯動灣區優質資源,釋放灣區高效旅游經濟效應,發揮集成資源力量,以紅色引擎助推灣區自貿新發展,促進灣區大融合大開放。一是“融合”立題,啟動海棠自貿港黨建“新路徑”。著力探索“融合型”黨建引領區域發展治理新路徑,通過黨組織聯動各領域互動,推動黨建工作融入行業引導、企業經營、發展創新、組織管理,全面加強灣區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努力實現更高質量的區域一體化發展。二是“融合”破題,組織聯動找準行動“契合點”。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重點,打造自貿港“融合型”黨建,做實新興領域黨建工作。三是“融合”解題,強化黨的領導驅動“三架馬車”。深化“黨建+營商環境建設”, 以“組織鏈”帶動“產業鏈”“行業鏈”,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把黨建貫穿于工作的各領域各環節。
打通“最后一公里” 共聯共建大社區
三亞吉陽區委書記 陳明
吉陽區注重把加強黨建引領作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根本途徑,不斷探索城市黨建新模式,各大社區已初步形成“共駐共建、互聯互動、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下一步,該區一是推進黨群綜合服務體系建設。把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試行“直通聯辦”改革,構建資源集約、運行高效、服務便捷的“大社區”綜合服務模式。二是構建區域化社會治理新格局。打造吉陽區“1+8+38+N”四級黨群服務陣地體系,進一步整合資源把轄區內更多單位及企業納入大社區“共聯共建”大家庭,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讓大社區為民服務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三是打造富有吉陽特色的黨建品牌。統籌大社區干部資源,充分調動大社區領導干部工作積極性;堅持以點促片、以片帶面,進一步將黨建工作融入大社區,指導大社區形成引領示范作用;要切實提升大社區黨群服務內涵,努力完善服務功能,努力打造獨具吉陽特色、吉陽亮點的大社區新格局。
黨建引領促融合 筑巢引鳳展藍圖
三亞天涯區委書記 黃興武
天涯區按照“筑巢引鳳、引智融合、躬行實踐”的思路,以黨建引領“候鳥”人才集聚天涯,將基層黨建與“候鳥”人才工作深度融合、一體推進,形成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一股強大合力。下一步,該區一是突出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候鳥”黨建工作實效。引導“候鳥”黨員在自貿港建設中當先鋒、做表率,將更多“候鳥”群體團結在黨的周圍,吸引更多“候鳥型”人才發揮專長特長,服務中心大局。二是完善“候鳥”智庫建設,實現人才供需有效對接。建立“候鳥”人才發現管理機制,通過開展“候鳥戀紅巢”系列活動,進一步完善天涯區“候鳥智庫”;建立“候鳥”人才供需對接機制,不定期通過“候鳥”黨委、“候鳥”人才工作站等官方平臺發布“候鳥”人才需求信息,鼓勵“候鳥”人才積極參與城市建設中來;建立“候鳥”人才激勵保證機制,探索建立“候鳥”人才發展專項基金。三是壓實壓牢主體責任,突出高位推動科學謀劃。調動黨員干部助力“候鳥”人才工作發展積極性,最終取得“候鳥”黨建工作質量和人才工作質量雙提升。
筑牢堡壘樹旗幟 提升鄉村戰斗力
三亞崖州區委書記 馬育紅
崖州區全面推行黨建網格化管理,激活農村黨建“神經末梢”,形成自貿港建設新形勢下黨組織覆蓋、資源整合、協同聯動的農村基層治理新格局。一是堅持抓班子、強隊伍,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全面推行村(社區)干部職業化管理,堅持從嚴管理、管好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鄉村振興工作隊,通過特聘專家、技術顧問等方式,制定相應培養計劃和措施強化人才儲備基礎,帶動村級干部人才能力水平素質提升。二是堅持建“堡壘”、樹旗幟,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力。持續開展農村黨組織規范化示范點創建,依托崖州地方紅色教育資源,打造梅西村等紅色美麗村莊黨建示范點,全面推行農村基層政協協商,分批次推進農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和升級改造,打造農村黨建新陣地。三是堅持聚合力、強發展,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感召力。開展區直機關黨組織與村級黨組織“結對共建”,探索強村帶弱村、村企聯手幫扶等多種形式,指導實現多元化經營,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以堅強組織保證 促鄉村全面振興
三亞育才生態區工委書記 李若平
育才區扎實開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取得了實效。下一步,該區一是堅持系統觀念,整體謀劃推進,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正確的政治方向。整體謀劃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二是找準薄弱環節,集中力量突破,為鄉村全面振興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在機關和每個村各組建一支“黨員先鋒隊”,建立一支編外人員儲備庫,包括專家團隊、臨聘教師、“候鳥”專家、社會精英、企業管理等人才儲備庫;依托村集體企業公司,培養一批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發揮村民群眾的內生動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是建強戰斗堡壘,落實工作責任,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創建馬亮村“酸豆樹下黨課”、青法村“稻田原野議事臺”、雅林村“古榕樹下紅色廣場”等黨建創新“三部曲”,打造接地氣、有特色的農村黨建品牌。
強化“政治引領” 做好“隊伍保障”
三亞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 侯振華
抓好機關黨建工作,以機關帶系統、帶基層,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是切實抓好思想理論武裝,強化“政治引領”。組織開展模范機關創建和市直機關黨的科學理論大學習、大培訓,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黨建工作和服務自貿港建設的思路舉措、行動自覺和工作成效。二是配齊配強黨務干部隊伍,做好“隊伍保障”,切實把綜合素質高、群眾基礎好、熟悉黨務工作業務的優秀干部選拔到黨務干部隊伍中來。三是強化日常黨建服務指導,推動“減負增效”。統籌推進市直機關黨建“標準+質量+示范”建設,編撰出臺了市直機關黨建工作規范,組建市直機關黨建服務指導員隊伍,下沉力量常態化開展黨建服務指導工作,組建黨務干部兼職教員隊伍,主動“送學上門”。四是整合市直機關黨建資源,搭建“創新平臺”。五是嚴格黨建責任督查考核,嚴肅“監督考評”。
圍繞教育抓黨建 抓好黨建促教育
三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 吳萍
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以黨建引領三亞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下一步,該局一是聚力思想政治建設,引領“黨建鑄魂”。把基層黨建工作貫穿教書育才全過程,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學校教育管理全過程,完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和黨總支(黨支部)學習制度,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經常化、制度化。二是聚力黨建引領保障,建設與自貿港相適應的三亞教育。實施“雙培養”工程,打造“雁領天涯”特色品牌,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推動美國衛斯理安學院附屬海南國際高中、英國威雅公學三亞學校、三亞維多利亞公學、北大附中三亞學校等合作辦學項目盡快落地,啟動市直屬學校“區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出臺臨聘教師管理辦法,推進課程改革,推進集團化辦學。三是聚力基層組織建設,創建學校黨建特色品牌。創建學校黨建“樣板黨支部”“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將“一區一名校”打造成為學校黨建品牌。
凝心聚力開新局 白衣映照黨旗紅
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 潘國華
三亞公立醫院“白衣”黨建已初具雛形,形成以“抗疫黨建”“醫心向黨”為代表的多個系列黨建品牌,目前正在推進自貿港三亞公立醫院高質量“白衣書記”培養計劃、自貿港三亞公立醫院“黨建醫聯”創新計劃、自貿港三亞公立醫院“文化強院”提升計劃三項計劃。三亞將實施公立醫院黨委書記“自貿港公立醫院黨建引領創新”“自貿港背景下的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等專題培訓計劃,形成“比黨建能力,學黨建業務,趕黨建講臺,超黨建水平”的火熱黨建氛圍。堅持醫改和黨建工作同步推進,按照探索建立三類“黨建醫聯”模式。堅持“文化強院”凝心聚力,強化患者需求導向,把患者是否滿意以及滿意的程度作為衡量醫院工作的標準,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更好團結引領醫務人員聚力奮進,更加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從提升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社會地位等方面入手,給予醫務人員更溫暖的歸屬感。
“頭雁”引領抓落實 服務主線鑄警魂
三亞市公安局黨委書記 王東
三亞各級公安機關基層黨組織以服務保障海南自貿港建設為主線,健全黨建工作制度,切實提高基層公安機關的整體戰斗力。一是發揮各級黨組織書記表率作用。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把主要精力放在調查研究、解決問題、推進落實上,實現由“實戰型”向“研究型+實戰型”領導干部的轉變,形成“頭雁效應”。二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落實流動黨員管理機制,著重抓好軟弱渙散基層黨支部整頓;將黨建納入單位和干部的績效考核,切實破解黨建和業務工作“兩張皮”的問題。三是健全黨建工作機制。科學制定三亞公安黨建工作三年規劃,積極探索與自貿港建設相適應的黨建工作思路;積極打造三亞公安“黨建+鄉村振興”黨建品牌。四是加強黨員隊伍管理。五是促進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把黨建與履行好公安機關主責主業結合起來。
發揮排頭兵作用 勇于擔當新使命
三亞市國資委黨委書記 馮強
三亞國資委以黨建為引領,積極發揮國企的骨干和排頭兵作用,在自貿港建設中主動扛起國資國企的擔當。下一步,該委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強化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以國有企業黨建重點任務為抓手,以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為引領、以創建黨建示范點為重點,大力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二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將國企改革發展融入海南自貿港建設中來。加強與央企、省屬企業的溝通,在海南自貿港建設、招商引資、國有企業整合重組、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尋求多方位合作,發揮國有企業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的排頭兵作用。三是落實主體責任,守住黨風廉政建設底線。系統梳理分析市屬企業在重點領域的廉潔風險點,毫不松懈糾治“四風”,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滋生蔓延,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進一步壓緊壓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
強化雙輪驅動 形成良性互動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黨委副書記 林海
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黨委堅持以“抓黨建促自貿港建設”為宗旨,打造“四張名片”,提升“四項指數”,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下一步,該局將強化“學習領會”與“貫徹落實”雙輪驅動,從嚴落實黨委主體責任,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二是強化“政治功能”與“精準滴灌”雙輪驅動,增強黨建服務引領功能。加強黨建服務,深化“1+5”黨建服務體系,綜合運用項目清單化管理,發揮黨組織作用,形成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良性互動循環;通過送服務上門、點單式服務、黨建聯席會、黨建聯盟等形式,不斷擴大黨建工作覆蓋;持續推進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打造“15分鐘服務圈”。三是強化“引龍入海”與“深水養魚”雙輪驅動,培育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加強產業引才、平臺引才,形成科研領軍人才、中堅人才、后備人才的梯隊培養格局;強化園區與市縣聯動,打造人才引進培養雙輪驅動,完善人才成長鏈,加快完善文化招商、文化服務機制,營造創業就業良好環境。
搭好“黨建鏈” 連接“產業鏈”
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黨委專職副書記 劉蘭
中央商務區把黨的建設貫穿園區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探索法定機構黨建工作新思路,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下一步,該局將一是全方位統籌,切實發揮基層黨建促進園區產業發展新優勢。探索以“黨建鏈”連接“產業鏈”工作新模式,讓黨建工作成為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的新引擎;引導外資企業“隱形”“口袋”黨員主動亮明身份;努力培育外資企業黨建隊伍,探索建立以園區黨委為核心,各類群團組織、經濟組織等齊發力的外企黨建工作網絡。二是各方面聯動,切實激發各領域黨建共聯園區產業發展新動能。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簽署黨建合作備忘錄,打破制約園區發展的條塊壁壘,做到黨建共建、資源共享、信息共用、治理共商。三是多方法融合,努力實現創新型黨建服務園區產業發展新跨越。持續完善“商鹿通”綜合服務體系建設,深化黨群服務中心和黨員空中航站建設。
織密組織網格 夯實兩新黨建
三亞市委兩新組織工委書記 符婉
三亞優化建立兩新組織體系,發揮“四大平臺”作用,實施 “四個黨建工程”促質量提升,打造一批自貿港兩新組織黨建新標桿。下一步,三亞一是增強做好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使命感和前瞻性。織密兩新組織網絡,消除覆蓋空白點,確保兩新組織正確的政治方向。二是緊扣實際拿出舉措,增強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的有效性。探索“五個兜底”兩新組織管理制度,為兩新組織黨組織提供“菜單式”服務;探索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黨建工作,推動產學研、上下游、大中小企業開展黨建聯建。三是緊跟形勢突出特色,謀劃打造自貿港黨建品牌。創新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區域化、網格化管理模式,著力抓好互聯網企業黨組織和工作覆蓋,研究出臺加強物業行業、“候鳥”等新興業態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辦法措施,探索做好快遞小哥、網約工、網絡主播等新就業群體黨的工作。(文字整理/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