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南日報客戶端|記者陳蔚林 實習生李康龍
10月16日,第28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入選作品公示期滿,海南日報記者張杰攝影作品《懷念“孩子王”袁隆平》入選紀錄類組照評委推薦作品,是我省唯一獲獎作品。
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簡稱“國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是我國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泛的綜合性攝影藝術展覽,自1957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了27屆,全面展現了中國當代攝影事業的發展,是中國攝影界最具權威性的攝影賽事之一。
據了解,本屆“國展”共收到21565位攝影人投送的有效來稿作品109948件共290912幅,經過初評、復評、公示等環節,最終有300件作品入選獲獎,其中含金量最高的“評委會推薦作品”僅有30件。本屆“國展”,張杰是海南省唯一入選并榮獲“評委會推薦作品”獎的作者,這也是他的作品第二次入選“國展”。
張杰為海南日報社高級記者、海南日報新媒體中心副主任、視覺中心副主任,系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海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2003年開始從事新聞攝影工作,作品曾在多個國內外重要賽事中獲獎50余次,所拍攝出版的人文紀實類攝影書籍《“繡面”與“雕身”:黎族文身文化研究》,曾獲第12屆上海圖書獎一等獎及第四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提名獎。
張杰入選本屆“國展”的組照作品《懷念“孩子王”袁隆平》,是他通過長時間的持續記錄、深入拍攝而來,展示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立體、真實、可親、可敬的形象。其中,袁隆平不顧“觀棋不語”古訓動手搶棋、悄悄點鞭炮嚇唬助手、打排球開球不小心砸到隊友后腦勺、與家人在海邊游泳樂享天倫等細節,生動記錄了袁隆平如同“孩子王”般真性情的美好瞬間。組照中,袁隆平在湖南逝世后,無數民眾自發趕到遺體送別儀式現場送別的畫面令人動容。
張杰獲獎作品《懷念“孩子王”袁隆平》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這位一輩子躬耕田野、夢想著“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老人走了。噩耗傳來,舉國同悲。全國各地群眾通過各種形式,深切緬懷這位科學巨擘。
回顧袁隆平一生的傳奇,棲身田野播撒智慧,為“稻粱謀”放牧理想,窮其一生都在為民生計奔走,在這淡淡的稻香里繾綣。而除了終其一生的科研精神與奉獻初心,這位“國寶90后” 為了培育出高產雜交水稻品種,與海南結下了不解之緣,也在海南留下了無數個讓人覺得其可敬、可親、可愛,堪稱“孩子王”般真性情的美好瞬間。
2004年4月2日,在海南三亞的雜交水稻基地,袁隆平帶領來自全國各地的水稻專家走在田間。袁隆平一生為我國和世界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攝
2004年3月30日,在海南三亞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基地大院里,助手們圍在一起下象棋,袁隆平也在旁邊觀戰,著急起來就不顧“觀棋不語”的古訓,動手幫人挪棋子,用湖南話與對手爭辯,辯著辯著,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性情如“孩子王”。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攝
2004年3月30日,在海南三亞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基地,大院里的人忙著掛條幅、放鞭炮,慶祝袁老獲得2004年度世界糧食獎。袁老發現地上有個未燃的鞭炮,他彎下腰,用煙頭悄悄點上。炮聲響起,走在后面的助手們嚇了一大跳,他像看好戲一樣哈哈大笑,“孩子王”本色暴露無遺。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攝
2004年3月30日,在海南三亞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基地,袁隆平與助手們在打排球,這是袁老在三亞生活的一部分。排球場上,袁老對自己的球技很自信,結果開局不小心把球砸在同隊隊友的后腦勺上,引來全場哄笑。袁老像做錯事的孩子一樣,臉上滿是歉意,向隊友再三道歉,結果沒忍住,自己也笑了起來。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攝
2004年3月31日,在海南三亞灣海邊,忙里得閑的袁老和家人在三亞灣享受天倫之樂。拋開工作,這位“孩子王”坐在沙灘上,逗著小孫女,愉悅之情,洋溢于表。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攝
2004年4月2日,在海南三亞的雜交水稻基地,站立在田間地頭的袁隆平。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杰出貢獻,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曾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國家發明獎特等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世界糧食獎等,2018年榮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勛章”。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攝
2021年5月24日上午,湖南長沙,袁隆平院士遺體送別儀式在明陽山殯儀館舉行。殯儀館外,十里長街,送別的民眾排成長隊,深情悼念的鮮花匯成海洋。袁隆平院士逝世后,中外各界都表示沉痛悼念,凸顯他對中國乃至世界雜交水稻事業所作貢獻受到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攝
2021年5月23日夜里,大量民眾自發前往湖南長沙明陽山殯儀館悼念袁隆平院士,現場深情悼念的鮮花匯成海洋。袁隆平院士逝世后,中外各界都表示沉痛悼念,凸顯他對中國乃至世界雜交水稻事業所作貢獻受到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