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國共產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召開,全會以黨建引領保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審議通過了《關于堅持以黨建引領保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草案)》《關于召開中國共產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的決議(草案)》。此次全會擘畫了發展藍圖,規劃了實踐路徑,為引領全縣開創新局面、啟航新征程,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俯瞰保亭縣城。武昊 攝
當前,保亭正站在新的起點,面臨新形勢、新機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為保亭帶來千載難逢的政策紅利;“大三亞”一體化發展加速推進,為保亭高質量發展拓展了廣闊空間;貧困人口全部清零,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為保亭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山海高速全線貫通,G98高速擴容和中線高鐵項目正在謀劃推進,保亭重大交通體系日臻完善;一大批務實擔當的年輕干部走上領導崗位。
站在新起點,面對新形勢、新機遇,保亭縣委書記穆克瑞表示,必須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新時代要求、具有保亭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堅持綠色發展
守牢守好生態底線
一河清水繞城過,保亭繪出綠色生態好風光。地處北緯18度,森林覆蓋率達84.2%,優良的生態環境是保亭的發展優勢。
作為海南中部生態核心區域,保亭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全會指出,保亭絕不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謀求發展,將在補齊“一個短板”,打好“三大保衛戰”,抓好“五項任務”等方面持續發力,打好“生態牌”,推動實現綠色發展。
補齊“一個短板”。即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這個短板。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扎實抓好農村污水治理,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大力開展黃土裸露復綠工作,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抓好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加快推進燃氣下鄉“氣代柴薪”工作;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強化大氣污染面源防治、強化水環境治理、強化土壤污染防治;抓好“五項任務”,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抓好赤田水庫流域綜合治理,保質保期完成生態搬遷任務,持續抓好清潔能源汽車推廣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扎實推進“禁塑”工作,統籌抓好土地衛片執法、森林督查、“兩違”圖斑整治。
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這是保亭擔當作為的重要詮釋,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體現。
優化產業結構
著力夯實產業基礎
實現高質量發展,產業發展是基礎。保亭將在自貿港“3+1”產業體系中找準切入點,走好保亭產業發展之路。朝著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成為主體,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培育,熱帶農產品特色更加彰顯,產業體系呈現生態型、開放型、服務型特點,“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經濟結構逐步形成的目標而努力。
著力抓好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調優農業內部結構,推動品牌化發展,發展智慧農業,暢通農副產品物流通道,創新營銷模式,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示范區。
著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積極對接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等省內外重點園區,突出打造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培育區。當前,三亞正在謀劃突破長條形城市發展局限,有效利用G98高速北側至G98高速擴容工程之間的土地資源,以組團結構規劃城市空間,做深做厚做優城市。保亭積極謀劃在最靠近三亞海棠灣的區域建設科技產業園區,促進保亭三亞產業互聯互補,帶動保亭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一個創新、智慧、宜居產業園區,建設高標準商務辦公載體,承載優質科技創新主體入駐。
著力發展健康養生和旅游業,主動對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先行區醫療資源,形成前醫后養創新聯動模式,開發溫泉理療、中醫理療和特色身體調理藥膳、科考游、探險游、山地游、科普研學旅游等產品,積極承辦國家線下外交活動,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和共享農莊建設,注重從游客的角度謀劃旅游產業發展,培育新業態、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打造熱帶雨林溫泉康養度假區。
緊抓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等轉型升級項目,加快實現產業集群發展。著力做好黎苗文化文章,實施黎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程,開展與黎苗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產品研發制作、工藝觀摩演示、商品展銷、商務服務等活動,創新推動文化IP化、品牌化、產品化,建設國際設計小鎮,打造黎苗文化保護傳承展示體驗基地。
此外,保亭還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求,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下大力氣破除影響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著力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注重引進大企業、抓好大項目,加快建設一批項目、開工一批項目、儲備一批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
增進民生福祉
提高群眾生活品質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此次全會重點提到,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要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充實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保亭打造成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具體而言,保亭將全力以赴穩控物價,建立健全保供穩價、保供降價的長效機制,堅決完成常年蔬菜種植基地建設目標任務,加強市場監管,完善蔬菜外地調運機制。
千方百計保障就業,加強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貧困家庭勞動力等重點就業群體的扶持力度,著力提升勞動力技能,穩定增加就業崗位,發揮好小微企業就業主渠道作用。
滿足教育衛生住房需求,擴大“好校長、好教師”等教育人才引進規模,發展優質均衡教育,強化“特色印記”教育;深化“三醫聯動”改革,持續抓好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加快推進中醫院、“7+3”項目建設;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租購并舉,統籌推進商品房去庫存和安居型等保障性住房建設。
大力推進“四位一體”新機制建設,健全社會矛盾預警和處置機制,建立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社會志愿者“四社聯動”“四社融合”的運行機制,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持續開展禁毒大會戰,強力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工作,抓好疫情防控,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019年4月26日,省政府正式宣布保亭退出貧困縣序列,保亭順利摘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未來,保亭將不斷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保亭將繼續落實落細“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各項政策,加強資金資產管理,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以及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持續抓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扎實開展產業幫扶,深化鄉風文明行動,大力開展鄉村建設,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進鄉村治理。
與此同時,保亭立足自身實際,積極主動融入“大三亞”經濟圈。推動交通等基礎設施一體建設,構建從保亭到三亞更加優質通暢的交通體系;生產要素一體配置,實現各類要素資源在融入中共建、在融合中發展;生態環境一體保護,強化跨行政區域的自然保護區共建共營,構建跨區域生態保護與補償機制,努力為全省生態環境跨區域治理打造樣板;公共服務一體發展,積極引入三亞優質的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資源,增強保亭融入區域發展的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社會治理一體推進,在應急救援、應急處突、搶險救災、打擊犯罪等方面開展全方位一體化協作,不斷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撰文/孟楠 謝貽煒)
保亭將著力打造“三區三地”
熱帶雨林溫泉康養度假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培育區、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示范區
黎苗文化保護傳承展示體驗基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示范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補齊一個短板
補齊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短板
打好三大保衛戰
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抓好“五項任務”
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抓好赤田水庫流域綜合治理
保質保期完成生態搬遷任務
持續抓好清潔能源汽車推廣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扎實推進“禁塑”工作
統籌抓好土地衛片、森林督查、“兩違”圖斑整治工作
五個“一體” 深度融入“大三亞”
交通等基礎設施一體建設
生產要素一體配置
生態環境一體保護
公共服務一體發展
社會治理一體推進
增進民生福祉
全力以赴穩控物價
千方百計保障就業
滿足教育衛生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