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訊 (記者羅霞 通訊員顧少興)近日,澳美制藥(海南)有限公司進口的一批價值1300萬港元的藥品在抵達海口港集裝箱碼頭后,通過“船邊直提”方式直接提離。至此,海口港集裝箱碼頭出口貨物“抵港直裝”及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已全部實現。
根據省商務廳(口岸辦)工作安排,在海口市商務局(口岸辦)牽頭組織下,海口港海關、海口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八所中遠海船務有限公司、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外貿運輸車隊積極配合推進該項工作。當天,該批藥品運抵碼頭前,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已完成了通關申報工作。當載著該批藥品的“鴻達鑫18”號駁船到達碼頭開始卸船作業時,集裝箱卡車駛進碼頭作業區域,前沿岸橋直接將集裝箱從駁船卸至卡車上,卡車隨即駛離海口港,全程僅用時12分鐘。
此前,海南新臺勝實業有限公司出口的羅非魚已成功采用“抵港直裝”作業模式,在海口港集裝箱碼頭實現出口作業。
據了解,與傳統模式相比,“船邊直提”和“抵港直裝”的新模式可減少集裝箱在碼頭內運輸和裝卸次數,且無須在碼頭堆存,既提升運輸效率,又減少物流費用。
海口港工作人員介紹,無論是進口貨物“船邊直提”,還是出口貨物“抵港直裝”,均實現從貨主到駁船全程直通,提升物流鏈效率。“抵港直裝”和“船邊直提”相關環節處于國際國內物流鏈的結合部,通過船、車的無縫對接,實現了企業倉庫與港口作業間貨物的“零延遲、零等待”,為企業節省了空間、時間和物流成本,新作業模式可幫助企業進出口貨物平均每批節省時間2至3小時。另外,隨著新模式的推廣,碼頭也實現“輕裝上陣”,減輕了堆場堆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