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交納2萬元的會費,5年內免費日韓、東南亞游。”這樣的優惠條件,你心動了嗎?昨日,宜昌市處非辦通報了一起以參加旅游為名返利的非法集資騙局,提醒市民警惕旅游領域的非法集資活動。
退休人員劉大爺參加了某旅行社“分時度假”會員旅游套餐,并繳納了2萬元會員費。誰知剛剛享受了第一年的待遇后,劉大爺就發現旅行社的負責人已失聯了,后經警方查證該旅行社由于資金鏈斷裂,法人張某已攜款潛逃,此行為已構成非法集資行為。一年時間張某共吸收352人會員預存款633.6萬元。
目前旅游領域非法集資活動主要形式包括:
“會員卡游”。以“分時度假”為營銷手段,誘騙消費者一次性繳納會費成為會員,承諾會員可多年享受免費旅游或低成本旅游,并定期給予分紅。
“投資項目游”。以投資、加盟、入股旅游項目等名義,邀請社會人員尤其是老年人外出旅游考察所謂的項目。
“預付款游”。以售賣“旅游套餐”預付款產品的名義,以“低價游”為噱頭收取用戶預付款,以廉價產品吸引消費者。
“出境保證金游”。以出境旅游保證金為幌子,收取高額押金、保證金等,提供旅游產品,并承諾給付高息。
案例點評
防范旅游活動非法集資陷阱,請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不輕信“會員分紅”。旅行社面向社會發行會員卡并在交費后高額分紅,具有典型的非法集資特征,要高度警惕。
二是謹慎辦理旅游套餐。我國《關于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維護旅客合法權益的通知》明確禁止旅行社一次性收取兩條及兩條以上旅游線路的旅游費用。
三是正確繳納出境游保證金。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旅客與旅行社簽訂合同時應明確將出境游保證金交于銀行進行托管,保障資金安全。
(記者 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