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公布,海南全島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海口作為海南的省會城市,駛上了發展快車道。
今年以來,海口市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商務發展交出優異答卷:上半年海口市商務領域主要指標呈穩步增長態勢,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貨物進出口額、服務進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46.1%、55.6%、98.65%,服務進出口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
5月7日-10日,中國首個以消費精品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口盛裝綻放。這既代表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邁出了新時代擴大開放的新步伐,也預示著海口經濟發展迎來又一重大機遇。
乘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海口商務發展也“千帆競發”。海口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十四五”時期,海口市商務局將多措并舉,全力推進海口商務發展躍上新臺階。
一是精心謀劃,促進消費升級。緊扣海南“三區一中心”定位,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為目標,努力推進促消費活動,促進互聯網與零售、電子商務相結合,推動傳統企業升級換代,營造全市促消費的環境和氛圍,促進海口商貿經濟發展,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目標。
二是大力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一方面,抓好外資穩增長和培育新增長點工作。推動重大外資項目逐項落地到資,對已簽約的外資項目做好跟蹤服務,督促企業做好吸引外資的申報統計工作。組織實施百國千企-全球貿易之窗項目,創造便利性落戶條件,打造外資企業集聚區。另一方面,推進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全力推動實施《中國(海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細案》。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確保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
三是創新機制,狠抓招商引資。第一,聚焦細分領域,開展精準招商。從通用領域和專業領域等對項目進行評估,優先發展符合自貿港鼓勵類產業、擁有項目產品自主知識產權、產業關聯度強、具有產業鏈帶動作用的優質項目。第二,打造以會招商、以商招商等多渠道招商模式。海口將借助省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平臺,以項目招商;借助國際展會平臺,以會招商;利用各類招商及推介活動,精準招商。同時用好海南自貿港政策,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益。第三,提高企業服務水平,做好招商后半篇文章。優化“12345聯動跟蹤督辦機制”、跟蹤回訪機制、企業服務和招商引資項目跟蹤“回頭看”機制,加強政企聯系,及時落實行業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
四是大力推動總部經濟發展。建立“一站式”企業服務機制,緊跟自貿試驗區、自貿港政策走向,認真梳理不同產業類型、不同園區的各項優惠政策,為企業做好政策解讀和咨詢服務;同時,加大總部企業走訪力度,拓寬信息溝通渠道,主動了解企業需求,著力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辦公用房、人才保障、燃油車購買及其他現實問題。
五是全面深化服務貿易試點。第一,完善服務貿易統計工作。對全市服務貿易總體情況和重點領域進行動態監測。第二,做好服務貿易風險防控工作。第三,促進數字服務貿易發展。第四,加快推動其他新興服務發展。經營性租賃方面,推動飛機、船舶、海工設備、核電設備等跨境經營性租賃業務盡快開展;維修服務方面,跟蹤做好美蘭空港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早日建成運營。
六是扎實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第一,落實電商扶持政策,培育一批電子商務服務(應用)重點龍頭。第二,扎實開展電商統計。第三,加強電商服務站設施配套運營維護。第四,指導電商園區高質量發展,推動打造一批電商聚集區,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和內部培育工作,重點建立以產業為導向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區,促進傳統產業與電子商務產業互動發展。
七是培育市場主體,著力打造自主品牌會展項目。一方面,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各方參與的原則,引進國內外知名會展公司及有會展資源的行業商協會到海口市舉辦展會,積極培育本地會展企業,加大對海口重點會展企業、重大品牌展會項目的綜合扶持保障力度。圍繞十二大產業做好“會展+”和“+會展”工作,加大會展與熱帶高效農業、旅游業、高新技術產業、海洋漁業、健康醫療等特色優勢產業互動和融合發展,著力引進品牌展會項目。另一方面,打造精品展會。以已建成的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為平臺,充分利用首屆消博會的品牌效應,把海口打造成為國際精品的全球展示交易平臺和國內外自貿區(港)的交流合作平臺,扛起建設區域性國際會展中心的省會城市的擔當。
八是提升國際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第一,不斷創新口岸通關監管模式,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為進出口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口岸通關服務。第二,不斷深化“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業務改革,進一步壓縮口岸整體通關時間。第三,持續抓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推廣應用及口岸信息化建設工作,提升口岸通關效率。第四,繼續做好免除查驗沒有問題外貿企業吊裝移位倉儲費用試點工作,切實將國家惠企政策落到實處,減輕外貿企業負擔。
(記者 魏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