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安裝 “國家反詐中心”APP,可享用一年120G的免費流量,餐館消費可享受免費贈飲或9折優惠;發動外賣騎手下載,將反詐宣傳手冊隨網絡訂餐送至百姓身邊;地方為已下載的市民開辟進入景點的快速通道……最近,不少地方出現了警企聯手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進行反詐宣傳的新景象,這背后是各地打響反詐防騙“人民戰爭”的浩大聲勢。
低息貸款陷阱、兼職刷單騙局、注銷“校園貸”套路、“賣茶女”話術,假稱公檢法、冒充客服退款、借釣魚網站騙取賬號密碼、借網戀“殺豬盤”……這些年來,諸如此類的電信網絡詐騙時有曝光??梢哉f,這已成為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刑事犯罪問題。
2016年發生的“徐玉玉案”是涉電信網絡詐騙的標志性案件。該案直接觸發了國家層面對電信網絡詐騙全鏈條的系統性治理,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破案效率增加,發案率減少,呈明顯態勢。但反詐之弦仍不能松懈。數據顯示,2020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依舊嚴峻復雜,發案數仍在高位運行。僅去年一年,全國公安機關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2.2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6.1萬名,止付凍結涉案資金2722億元。前不久引發熱議的“反詐宣講員2小時被騙18萬元”,更是凸顯了詐騙分子的狡猾。
反詐得打防結合、預防為先、宣傳在前。眼下,各地警方在反詐宣傳上新招頻出,如送“反詐蛋”、推“防騙圍裙”、發放“防詐口罩”、上線“反詐表情包”;打出“案例列舉式”反裸聊詐騙條幅;在街頭推出“掃碼擼警犬”、下載APP可與特警合影等服務……在網上,宣傳“反詐騙有多努力”的話題一度上了熱搜。
反詐需要發動網格員、基層黨員、社區干部等走村入戶、走街串巷開展貼地宣傳,也需要開展廣泛社會動員,警企聯手、警社協作,通過精準滴灌的宣傳,實現反詐宣傳的全場景嵌入,筑牢全民“防詐墻”。這其中,警企聯手尤其不可或缺。電信網絡詐騙之所以難打難治,不僅在于其手段多樣性、行為隱蔽性,也在于涉及環節多、行業廣。要讓反詐力度與廣度“跑過”電信網絡詐騙蔓延迭代速度,不能只靠公安單線推進,還得善于借力,特別是利用好企業在反詐工作中呈現出的資源優勢。進一步言之,用社會共治替代單方治理,形成公安主干有力、黨建社群末梢覆蓋、社會力量枝干支撐的反詐工作體系,將反詐推向縱深。
此前就有很多警企聯手反詐的探索。如有地方警企合作建立了虛擬運營商 “警企合作反通信網絡詐騙合作機制”,依托大數據技術對用戶通信行為分析識別,將系統自動發現的嫌疑號碼納入“灰名單”,通過功能限制方式分等級控制;還有平臺利用黑產數據庫與機器學習技術快速識別欺詐電話與精準定位偽基站。
而在反詐正從被動打擊向主動防控轉變,更注重以宣傳引導帶動“全民反詐”的背景下,警企在反詐宣傳方面顯然也有更多合作空間。事實上,多地警方聯合企業推出“反詐奶茶”“防詐快遞”“反詐主題公交車”,佛山等地公安機關還跟轄區酒店、餐館、KTV、影院等企業合作,以消費優惠的形式全面助力國家反詐中心APP推廣,這是警企聯動在反詐宣傳維度的映射。
這類協作,不應限于線下企業,警方與線上平臺共同反詐,也大有可為空間。國家反詐中心與短視頻平臺抖音聯合開展的主題為“反詐者集合”的“抖音安全周”活動,即為佐證:數據顯示,抖音“反詐者集合”相關話題下,反詐防詐宣傳教育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26億次。短視頻的可及性加上傳播的精準性、廣泛性,提升了反詐宣傳的效果。
“網民在哪兒,反詐宣傳就該在哪兒”,在短視頻平臺已成國民級應用的情況下,公安機關、反詐機構搶占傳播高地進行反詐宣傳,如@警民直通車-上海 直播反詐民警的一天,網紅民警組合“馬世奇”、上海反詐中心“范范警官”、網紅警犬“椰SIR”分享防詐技巧,讓短視頻平臺成為凝聚反詐強大合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反電信網絡詐騙,就該警企聯手畫大“反詐同心圓”,構建廣輻射、全覆蓋的反詐宣傳體系,通過詐騙特點揭批、反詐知識普及,提升民眾防騙、識騙、拒騙的意識,進而筑牢全民“防詐墻”。也只有通過警企協作讓反詐之風刮得更猛些,才能離“天下少詐”的愿景更近,讓“平安中國”的圖景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