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構建新發展格局,金融支持區域協調發展有關情況。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在發布會上表示,在不斷開放的情況之下,人民銀行對債券市場運行情況,包括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情況一直保持密切關注,中國的債券市場表現出比較強的韌性和一定的避險特征。

“從數據上觀察,今年的2月末,境外機構在境內的持債規模達到3.7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了62%,而且由于境外的投資者主要是央行、主權基金等中長期配置型的投資者,他們持有中國債券是比較穩定的。另外,外資持債占債券市場的比重也并不高,現在也就是3.1%,這跟國際的成熟市場相比算比較低。”鄒瀾說。

鄒瀾介紹,過去這些年,中國債券市場發展比較快,現在的余額已經達到了118萬億元,從規模上說居全球第二位,債券品種比較豐富,交易工具比較齊全,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拓展過程中。而且隨著對外開放,借鑒國際市場的規則,對債券市場的交易、結算機制不斷進行完善,為境外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友好、便捷的投資環境。

“前幾天富時羅素也確認將中國債券納入富時世界政府債券指數,下一步人民銀行還會積極完善相關政策制度安排,持續推動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鄒瀾說。

標簽: 人民銀行 中國債券市場 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