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20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80010億元,比上年下降5.3%,占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4.9%,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其中,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389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674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9373億元,分別占海洋生產總值的4.9%、33.4%和61.7%。

記者梳理《公報》發現,2020年,我國主要海洋產業穩步恢復,全年增加值29641億元。除濱海旅游業和海洋鹽業外,其他海洋產業均實現正增長,展現了海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活力。

海洋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海洋捕撈得到有效控制,海水養殖實現較快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業研發力度不斷加大,增加值穩步提高;海水利用業保持良好發展,多個海水淡化工程建成投產;海洋船舶工業企穩態勢明顯,新承接訂單量增加;海洋工程建筑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智慧港口、5G海洋牧場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海洋交通運輸業總體呈現先降后升,逐步恢復的態勢;濱海旅游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濱海旅游人數銳減,郵輪旅游全面停滯。

此外,海洋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海洋油氣業增加值取得較快增長。全年海洋原油產量5164萬噸,比上年增長5.1%;海洋天然氣產量186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4.5%。海洋清潔能源發展勢頭強勁,2020年,全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30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4.5%,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實現連續并網發電46個月,向國家電網送電量超200萬千瓦時。

標簽: 中國海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