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關注商家公眾號—同意獲取用戶位置信息—點餐”似乎已經成了餐廳吃飯的四步驟,看似簡化了點餐程序,實際為消費者帶來了眾多困擾和擔憂。商家通過點餐獲取用戶信息后意欲何為?老年人不會掃碼點餐該如何吃飯?對此,南京市消協回應,消費者可以拒絕掃碼點餐,餐廳要方便各個年齡段的消費者。

掃碼點餐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騷擾。據有的消費者反映,每去一家餐廳,就要掃碼關注公眾號才能點餐;因為很多店經常去吃,還不能取消關注,不然點不了餐;但是推送的信息太多了,經常淹沒了重要的信息。事實上,“被迫”關注了太多餐飲商家公眾號的消費者絕不在少數,而這,顯然會給他們帶來騷擾乃至權益侵害。

其實,掃碼點餐不是問題,“沒得選”才是。這其中的道理并不難理解。有商家就表示,只能掃碼點單,也就是必須關注公眾號才能進行點餐。很顯然,這就是在剝奪消費者的消費選擇權。而商家的目的,無外乎是為了以后推送廣告方便,也就是為了一己私利,并沒有顧及到給消費者帶來的不便與騷擾。

而更令消費者擔憂的是,掃碼點餐給用戶隱私帶來的侵擾。比如,很多商家掃碼后必須要消費者“同意獲取個人信息”“同意獲取用戶位置信息”“同意第三方獲取信息”,或者要求消費者必須先注冊會員,通常要獲取消費者姓名、出生年月、位置等信息才能點單。而這些信息一旦泄露,無疑會給消費者帶來權益侵害。

掃碼點餐不能侵害消費者權益。商家應該尊重消費者的權益。最基本來看,即便推出掃碼點餐,也不能忽視消費者對此拒絕的權利;即便掃碼點餐便捷,也應該考慮到給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帶來的不便,紙質菜單任有存在的必要。當然,更重要的是,商家應該擔負起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責任,謹防數據泄露侵害消費者權益。

此外,筆者以為,針對市場中存在的這些現象,市場監管部門理當重視起來,畢竟,掃碼點餐讓消費者沒得選,終歸于情于法難容,對此就需要加強規制,既規范商家的經營行為,更有必要督促商家保護好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也正如南京市消協表示,像付款方式,可以手機支付,也要有方便老年人的現金支付,不能說只有一種,沒有其他的。

消費者有拒絕掃碼點餐的權利。消費者也應該明晰自己的合法權利。對于商家的無理要求,完全可以杜絕并依法維權。當然,更重要的是,應注重個人信息的保護。比如,面對涉關自己個人隱私信息條款時應謹慎選擇同意,當自身個人隱私信息被不法侵害時,更須依法及時維權,而這也有助于倒逼商家正視自身經營行為,少些非分之念。

標簽: 掃碼點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