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北辰區特殊需求服務指導中心內,周鵬程正在為一名孤獨癥兒童做著能力評估測試。周鵬程打開工具包,拿出一個彩色小球跟他做互動,坐在周鵬程面前的小朋友不但沒有提起任何興趣,反而捂起耳朵,身體極力向后仰著,嘴里也發出含混的“不”的聲音。
“這樣的表現說明這個孩子在對肌張力的控制方面是存在一些障礙的。”周鵬程說,“我們會從感知覺、粗大運動、精細動作和認知溝通等多個方面對孩子進行科學評估,從而為他量身打造教學和康復訓練方案。”
孤獨癥,即孤獨癥譜系障礙,是一種以社會交流障礙、刻板行為以及狹窄的興趣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發育障礙疾病。用周鵬程的話來說,他走上孤獨癥兒童的評估康復工作崗位有些“迫不得已”。
2010年,周鵬程從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畢業來到天津,成了北辰區特教學校的一名音樂康復老師。初到天津時他的內心有些迷茫:“對這個陌生的城市和將要從事的工作有些心里沒底。”
周鵬程說,剛剛面對這群孩子的時候心里有些“打怵”。“因為這些孩子沒有經過專業的康復訓練,存在很多的情緒和問題行為,給課堂的康復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周鵬程介紹,目前大多數城市的特殊教育學校針對孤獨癥患兒的教育支持涵蓋了義務教育和職業高中階段,但學齡前是孤獨癥患兒進行康復訓練的最佳時期。周鵬程和特教學校的老師們逐漸意識到僅僅開展義務、職高教育是遠遠不夠的。
2011年,北辰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始開展學前教育,問題也隨之而來:怎么教?一開始,老師們按照普通幼兒園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但很快就發現行不通。孩子智力發育情況參差不齊,單一的教學方式也很快遭到了學生家長們的質疑。現有的教育方法并不適用,要想判斷這些孩子的智力發育情況,就需要開展專業的評估工作。
“比如接到一個孩子,教他的時候他只知道哭,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說他什么都不會,這是不公平的。”周鵬程說,“我們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評估孩子的實際發育年齡和現有的能力水平,然后按照科學的方法開展教學。”
“不同殘疾類型的孩子需要用到不同的評估工具,每一種評估方法都需要進行專業的培訓。”幾年時間里,周鵬程先后獲得了評估必備的多種資格證書……
周鵬程介紹,特殊教育的評估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嚴謹的任務。為了更好地服務有特殊需求的孩子,2016年,北辰區成立了特殊需求服務指導中心,周鵬程擔任評估康復部的負責人。
機構職能更專一,周鵬程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為每一個有需要的孩子做好評估上。他說,多維度進行評估只是第一步。評估完成后,還需要會同醫學專家、教育專家、行政主管領導、特需中心的專業教師和家長代表一起,通過轉介安置會為每個孩子制定安置選項。根據孩子的個人情況,分為普通學生正常上學特殊支持、隨班就讀、特教學校就讀、特需中心走訓和送教上門等多種形式的融合教育。
周鵬程說,為了讓學生享受最適合的教育方式,每年還會對學生進行評估,根據新的評估結果對教育方式進行適時調整。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周鵬程說,特殊兒童的評估是經過多種學科相交叉結合后的一種“新型產物”,不但需要相應的評估資格證,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醫學和心理學知識。目前針對特殊兒童評估師,國內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執業標準和認定標準,只能依靠國外的一些標準帶到國內,經過專家們的改良,通過考核進行發證。 “期待能盡快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評估標準和培養相關專業的評估師,讓這個行業更好地造福‘星星的孩子’們。”周鵬程說。
標簽: 星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