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出務工到創辦兩家公司帶動上百名殘疾人就業,28歲的云南小伙肖韜只用了三年多時間。這位先天患有腦癱、肢體殘疾、言語障礙的多重殘疾人,在創業路上始終懷揣著堅定的夢想——讓家鄉更多的殘疾人有活干。
肖韜的老家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后所鎮老牛場村,高中畢業,由于家境貧困放棄升學。此后,他下過煤礦、洗過車、賣過報紙、開過鞋店、搞過小商品批發。“我深深體會到了殘疾人的艱辛,但仍然堅定地選擇追逐我的夢想。”
改變始于2017年。通過曲靖市殘聯組織的電商培訓,肖韜在一個月時間里逐步掌握了電商運營知識,萌生了創業的想法。此后,在各級殘聯的幫助下,他在曲靖成立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殘聯幫忙組織貨源,創業之路就這樣起步了。
2018年冬天,得知老家的小米辣滯銷,肖韜連夜趕回老牛場村,以每公斤高于市場價0.3元至0.5元的價格收購1300噸小米辣,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肖韜說,我永遠都忘不了那個寒冬的深夜,老人們在村口背著辣椒排著隊等著我們的場景。
那一刻,肖韜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創業的責任與價值,并更加堅定了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的決心。
為了收小米辣等農產品,弟弟肖略就開車帶著肖韜走村串戶。有一次,他們來到小灣頭村,了解到手臂殘疾的朱明果依靠低保維持生計。肖韜二話不說給了朱明果兩包小米辣種子:“你把種子拿去種,種出來,我負責收。”
如今朱明果流轉了40多畝土地來種植小米辣,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無論走到哪里,肖韜跟各地的農戶說的最多的話是:我提供種子,只要你把產品種出來,銷售我來管!
盡管因為意外失去了雙臂,但27歲的村民肖福友對生活從未失去信心。他在肖韜的電商公司擔任客服,在家就能上班,月收入2000元左右。像肖福友一樣,在這家公司做客服的殘疾人還有22人。
“我們的運營理念是產銷一體,攜手共進。”肖韜希望帶領更多殘疾人摘掉貧困的帽子。隨著公司的發展,此后他又在云南曲靖、德宏建立農產品基地5000畝,主要種植小米辣和玉米,帶動200多名殘疾人和300多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實現就業。
2019年,肖韜的電商公司先后獲評曲靖市和云南省殘疾人創業就業示范點。
今年,受疫情沖擊,云南部分農產品滯銷。復工復產后,肖韜第一時間奔赴產地收購農產品,加班加點助力“戰疫”。僅2月份就累計銷售土豆500噸、大蒜800噸、玉米1000噸。
夜幕降臨,肖韜在廠房忙著整理要發貨的一批訂單。3年多來,公司日均發放包裹6000件,累計銷售洋芋、小黃姜、豌豆等特色農產品近6萬噸,實現線上交易額9000余萬元。
曲靖市殘聯副理事長陳祖賢說,殘疾人創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肖韜從不缺斗志。
今年6月,肖韜在曲靖又創辦了一家殘疾人紙巾包裝廠,目前有8名殘疾人在廠里就業。48歲的付文香腿部殘疾,已經在廠里上了一個多月的班,她說:“以前賦閑在家,如今干一天活有80元收入。”
肖韜用行動告訴身邊的殘疾人,身體的殘缺阻擋不了逐夢的腳步。
“我希望大家一起來關愛更多殘疾人。”對于未來,肖韜盼望著,有更多人加入他的創業實踐,進一步擴大農產品基地,帶動全省更多殘疾人參與農產品種植,過上更好的生活。
肖韜說:“我看見,夢想就在前方。”
標簽: 廣西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