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有關“中國男籃主教練李楠遞交辭呈”的消息在網絡上傳出。傍晚,中國籃協發布聲明辟謠——有媒體報道的“男籃主帥已遞交辭職信”消息不屬實。此時,“李楠申請辭職”六個大字還高高掛在微博熱搜榜榜首位置。
雖然暫時平息了波瀾,但聲明也值得玩味地透露:目前中國籃協和國家男籃仍在進行總結階段,教練組是否調整及其他進一步信息,將待總結之后另行公布。某種程度上說,曾經的“小李飛刀”,差不多一年前人們口中的“李團長”,如今的命運仍舊懸而未決。
資料圖:北京時間2019年9月4日,中國男籃主教練李楠(中)在場邊指揮。當日,在北京進行的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A組小組賽中,中國隊59:72不敵委內瑞拉隊。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李楠的執教生涯堪稱“命途多舛”。作為黃金一代的代表,曾經兩次跟隨中國隊殺入奧運會八強的李楠,在2009年打完山東全運會后正式退役。“小李飛刀”入鞘后,李楠先后在國家隊擔任過鮑勃-鄧華德、揚納基斯和宮魯鳴的助手,學習執教經驗。
其實在這一次接手國家隊前,李楠曾兩度出任國奧隊主帥,但兩次都鎩羽而歸。第一次,李楠帶隊征戰2011年東亞錦標賽,國奧隊在半場領先14分的情況下,慘遭日本隊逆轉;另一次,2016年亞洲籃球挑戰賽,李楠掌印的國奧隊相繼負于了印度隊和伊拉克隊。
資料圖:李楠此前多次擔任中國男籃國家隊助教。Alexander wang 攝 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另外,2017年天津全運會預賽期間,李楠掛帥山東隊主帥。當時這支以CBA球員為班底的山東隊,擁有當賽季常規賽MVP丁彥雨航以及陶漢林、吳柯等名將。結果賽前被視為奪冠熱門的山東隊,僅僅排名天津賽區第10名,沒能殺進決賽圈。
可以說到這時為止,球員時代戰功彪炳的李楠,執教生涯一片晦暗。
2017年,姚明制定的“競聘上崗”再次給了李楠機會。經過選擇,籃協將紅藍兩隊分別交給李楠和杜鋒執掌,各自選擇球員,均分比賽機會,增加二人的執教經驗,并進行考核比較。
在二人各自最終的大考中,杜鋒率領的藍隊在亞洲杯中只得到第5名,而李楠率領的紅隊不但客場擊敗韓國,而且在2018年的亞運會上,擊敗老對手伊朗奪得冠軍。
雅加達亞運會上,李楠率隊奪冠,這也讓他在國家隊主帥的競爭中占據了優勢。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隨后,2018年9月26日,中國籃協經過評估,正式聘用李楠成為中國男籃主教練,杜鋒則返回廣東宏遠任教。
當時,外界的評價普遍認為李楠的紅隊“有斗志、能打硬仗”,出身八一隊的李楠,也一度被外界稱為“李團長”。
李楠帶領紅藍合并后的中國男籃在世界杯預選賽戰勝了敘利亞后,又開始了長達107天的集訓和熱身。期間,中國男籃進行了17場熱身賽,9勝8負。17場比賽中,中國男籃場均得到77.3分,但場均失分為78.9分,且整個熱身賽期間暴露出的三分球和罰球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李楠和他的中國隊在本土世界杯上遭遇了滑鐵盧,晉級2020年東京奧運會希望渺茫。(資料圖:圖為9月4日,中國男籃主教練李楠在場邊。當日,在北京進行的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A組小組賽中,中國隊59:72不敵委內瑞拉隊。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2019年8月底,年輕的“菜鳥國家隊主帥”李楠帶領著同樣年輕的隊伍登上了在本土舉辦的籃球世界杯賽場。最終,中國隊僅僅戰勝了科特迪瓦和韓國,2勝3負,位列第24位。不僅創下歷史最差成績,更是在東京奧運會門票的競爭中敗于老對手伊朗,晉級奧運賽場希望渺茫。
成績之外,李楠在世界杯上的排兵布陣和臨場指揮遭受了嚴重的質疑。甚至在世界杯賽場上,現場球迷幾次在比賽中響起了“李楠下課”的呼喊聲。
因此,當北京時間18日中午傳出了“李楠申請辭職,正在等待總局回復”的消息后,受到了媒體和球迷的廣泛關注。甚至不少球迷已經“迫不及待”地拍手叫好。
李楠正遭受一次嚴重的信任危機。(資料圖:李楠。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隨著籃協的辟謠,“李團長”的位置暫時穩住了。但就這次謠言曝出時網絡間的反應看,李楠似乎正在遭受一次來自球迷和媒體的信任危機。那么,李楠該不該交出教鞭呢?
世界杯后姚明說,這次比賽給了中國籃球一次睜眼看世界的機會。然而我們除了看到中國乃至亞洲籃球與世界的差距,我們還看到了什么呢?相信如果能冷靜觀察的話,一定能看到已經闖入東京奧運的伊朗籃球“歐洲化”道路的堅定,以及阿根廷男籃對主帥教練選擇與體系一以貫之的打造。還有曾經輸給我們的西班牙,在籃球發展道路上的規劃與耐心。
姚明曾經在采訪中說過:“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時間不夠,這跟我們的心態也是有關系的。我們總是希望可以看到出成績,出成績看到的是金字塔頂尖的那一塊,但更多的工作在塔基那,傳導到塔尖需要時間。”
李楠正遭遇一場嚴重的信任危機。(資料圖圖為2019年5月15日,中國男籃紅隊主教練李楠在訓練后接受媒體采訪。當日,中國男籃集訓隊紅隊在北京舉行公開訓練課。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世界杯的失利是李楠執教生涯的又一次“污點”,也是籃球改革的一次重大危機。剛剛按照姚明的思路運行了兩年的中國籃球遭遇當頭一棒后,要因為這次失利返工重來嗎?史上首次男籃主帥雙軌制競聘的勝者,最終是否要灰頭土臉的離開?
離開固然容易,但李楠走了,中國籃球又要以何種方式尋找繼任者?誰能有能力撐起如今的殘局?
其實憑心而論,作為“新人教練”的他,在雅加達曾經展現過一名新秀的熱血與勁頭,又在世界杯的舞臺上暴露了一名菜鳥的無措與稚嫩。這是任何一個項目,任何一名競爭者的必由之路,只不過,這次失敗的時間與場合并不合適。
一支球隊的失敗不可能出自一個人,自然也不能將責任都壓在一個人身上。某種程度上,李楠是正在進行的中國籃球改革的產物,如果你相信改革的方向,就應該給與他足夠的容錯空間,足夠的糾錯時間。
宮魯鳴在帶隊重奪亞洲冠軍之前,也曾遭遇過長時間遭遇的質疑。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因此,球迷和媒體的憤怒甚至指責都可以理解。但因敗而怒,因怒而激,輿論如潮的壓力下,主帥下課,一切推倒重來。這樣的劇情在王非、在郭士強、甚至在不久前的宮魯鳴身上都曾上演。
過去11年中國男籃6次更換教練,這一次又一次的反復得到的結果,只是證明了每一個繼任者都沒能夠讓球迷滿意,更證明了沒有一個人能夠一擊中的,成為中國籃球的救世主。
更何況,如果你了解一下2017年男籃主帥競選時所遭遇的慘淡,會發現中國籃球目前沒有資本用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了。既如此不如拿出耐心接受現實,把考核期拉長,看會得到什么樣的答案。
中國籃球淪落至今,我們已經無數次因為迫不及待的指責,引起了無數次推倒重來,浪費了無數時間。這次,我們可否姑且給李楠一些時間?看他能不能挽救自己再遭挫折的執教生涯,能不能背背負得住姚明的信任。
標簽: 李楠申請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