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下午,國新辦就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郭蘭峰在會上介紹了消費扶貧基本情況。他指出,據初步統計,從2019年初至今,累計直接采購或幫助銷售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近5000億元。

郭蘭峰稱,國家發改委聯合多部門和單位,打通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全流程,協調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力量,有力有序推動消費扶貧工作。

一是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印發實施《關于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制定出臺《消費扶貧工作成效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0年)》和《消費扶貧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2020年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為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工作提供了指引。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各自實際,制訂了100個配套文件,搭建了消費扶貧“1+N”的政策體系。

二是消費扶貧的方式不斷創新、效果持續擴大。針對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的差異,以及銷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各方面加強渠道創新、強化協調服務,定向采購、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新模式不斷涌現,推動消費扶貧規模快速增長。據初步統計,從2019年初至今,累計直接采購或幫助銷售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近5000億元。其中,2019年為1600多億元,今年前10個月超過3300億元,是2019年全年規模的兩倍。

三是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氛圍初步形成。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在江蘇蘇州、陜西延安成功舉辦兩次全國消費扶貧論壇,并在論壇期間發出了《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消費扶貧的倡議》和《鞏固拓展消費扶貧成果延安共識》。今年9月,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有關部門,共同主辦全國消費扶貧月活動,引導動員全社會購買和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推動形成消費扶貧“人人皆可為、人人皆愿為、人人皆能為”的全社會參與格局。

郭蘭峰表示,近年來的工作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消費貧困地區的產品和服務,不僅是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一種扶貧方式,更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脫貧攻堅中的集中體現;不僅是幫助貧困群眾把特色農產品賣出去,更重要的是引導貧困群眾發揚“勞動致富、勞動脫貧”的光榮傳統;不僅是促進貧困地區的生產與供給,也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舉措之一。

郭蘭峰指出,下一步將聯合有關方面研究“十四五”時期進一步擴大對脫貧地區產品和服務消費的工作思路,助力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標簽: 貧困地區 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