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字號全聚德第一次召開秋冬新品發布會,香草奶茲焗明蝦、黃椒醬鴨掌牛肝菌等12道中西融合的新菜品讓人們眼前一亮,和平門老店內新開辟的四合院風格餐廳也吸引了許多人打卡拍照。
近幾年,頂著老字號光環的全聚德逐漸走下神壇,業績承壓。今年以來,全聚德開啟了降菜價、開新店、擺地攤等一系列改革“組合拳”,為的是再次吸引本土消費者,真正打造“北京人的餐館”。裝修門店、上新菜單后,全聚德的全新形象能讓消費者買賬嗎?
迎合年輕消費群體
本月18日,全聚德集團2020秋冬品鑒會在全聚德和平門店舉行。寬敞高大的餐廳重新裝修后搖身一變,成了包含屋檐、小道、院落、鮮花等元素的四合院式的聚落空間;新品菜單上,“瑤柱金絲玉腐湯”“香草奶茲焗明蝦”“芝香烤魚配意大利面卷”等12道精美的菜品,吸引著食客的目光,也傳遞出這家老字號年輕化轉型的決心。
這12道新菜是從80道海選菜品中脫穎而出的。今年8月,全聚德集團開始籌備首屆廚師技能創新大賽,歷經3個多月,12道菜品最終在本月10日舉行的決賽上脫穎而出。除了口味迎合年輕人,新菜擺盤也更加新穎,力求給人以視覺享受。
記者獲悉,由創新菜品組成的迎新菜單將正式發布,并于本月投放市場,將持續約3個月的時間,其中受歡迎的菜品還將進入2021年新版菜單。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盡量避免浪費,12款新菜均標注了主料食材重量,方便客人按需點餐,部分菜品還設置有小份菜或例菜,點心甚至可以單點一個。
經營業績持續承壓
這份新菜單,折射出全聚德在市場重壓下求新求變的努力。
借著在大興機場開新店的機會,全聚德開啟了品牌年輕化和門店小型化的嘗試,聚德面館、小全聚德、全聚德供銷社等裝修風格新潮、菜品精美的子品牌也讓不少消費者眼前一亮。
今年,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全聚德的改革依然穩步推進。利用疫情期間進店客流驟減的機會,全聚德集團開展廚藝大練兵并于今年5月舉辦“廚師技能傳承大賽”,集中訓練廚師們的看家本領;今年7月,全聚德宣布將全部菜品價格整體下調10%至15%,全面統一烤鴨價格和制作工藝,并全面取消門店堂食10%的服務費,百年老字號開始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卻并沒有立即體現在財報數據上。今年10月,全聚德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三季度實現營收2.03億元,同比下降53.0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0.54億元,同比下滑484.4%;今年前三季度總虧損額已達2.02億元。
“船大難掉頭。全聚德體量太大,加上疫情沖擊,改革難以馬上見效。”一位餐飲業內人士分析說,對于擁有超百家門店的百年老字號而言,適應發展新階段的轉型過程必然會比較緩慢。
本地客流開始回歸
“全聚德是老字號,是國企,是上市公司,但是歸根到底它是個飯館,要靠美食來吸引消費者。”全聚德總經理周延龍表示,未來將把廚師技能大賽和創新大賽形成固化機制,讓菜單每年至少兩次上新。
與此同時,全聚德在疫情期間為方便街坊日常采買的外賣熟食小鋪,也應大伙兒的呼聲保留下來。小鋪從早期的擺地攤、現場采買逐步發展到線上下單、線下提貨,4個500人的微信大群每天都被購買食品的“預訂接龍”和微信紅包刷屏,全聚德首先憑借外賣小鋪成了周邊百姓家門口的“食堂”。僅和平門店一家,線下攤點日均收入就達近萬元。
這樣的社區營銷已經初見成效,開始吸引大量周邊居民進店用餐。全聚德方面介紹,目前和平門店、王府井店對游客就餐的依賴已經明顯下降,北京本地客人的家庭聚餐越來越多。
“最近跟朋友吃過兩回全聚德了,完全沒點烤鴨,菜單明顯豐富了很多,甚至還有適合上班族的自助餐。”一位在東方廣場上班的白領表示,老字號的確有了新變化,希望菜品和服務能持續提升,吸引更多年輕人。
實際上,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之下,全聚德第三季度的業務已經開始出現回升。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較上一季度環比增長53.4%,整體虧損額已經開始收窄。“未來,全聚德、仿膳、豐澤園和四川飯店一起,每年都要拿出讓消費者喜愛、讓自己員工有面子的新菜品,推動品牌向更貼近消費者的方向前進。”周延龍說。
標簽: 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