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現場隆隆的作業機械聲不絕于耳,企業車間繁忙的生產工人往來穿梭……11月12日,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飛地”園區里處處激蕩著勃勃生機。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喀左),隸屬遼寧省朝陽市,因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人文景觀而被譽為“塞外明珠”。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喀左縣的經濟發展一直相對落后。

近年來,喀左重視發展“飛地經濟”,引進“飛地項目”,以喀左經濟開發區作為“飛地園區”,采取“園區+公司”模式,搭建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平臺,最大限度地縮減京津冀外遷企業再建廠時間,降低投資風險成本,通過“筑巢引鳳”發展“飛地經濟”。

記者12日隨由遼寧省委網信辦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采訪團一行走進喀左縣京津冀產業承接孵化園。在飛地項目生產車間看到,工人正在加緊生產,到處是一派忙碌的生產場景。

喀左縣經濟開發區南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宋學良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已有41家雄安印刷包裝企業入駐園區,其中有28家企業投產。北印印刷、思瑞包裝、昌達塑業等企業產品國內主要銷往京津冀、吉林、內蒙古、江浙等全國重點地區,同時也出口到歐美多個國家,企業訂單供不應求。另外,孵化園已吸引包裝新材料、塑料顆粒等與印刷產業合作的上游企業進駐,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隨著“飛地經濟”工作越抓越實,成果越來越多。喀左縣要求各鄉鎮街要擺脫“一畝三分地”束縛,打開發展思路,拓寬發展空間,以開放理念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以開放實干構建起全方位開放、全力抓開放的新格局。

為凝聚抓招商抓項目的工作合力,喀左從開發區抽調精干力量,組建7支專業招商隊伍,根據當地產業現狀組建裝備制造、紫陶建材、高新技術、紙塑包裝等8個產業招商局,全力抓招商。

要求22個鄉鎮街成立鄉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招商小組,動員80家“四上”企業以商招商,構建鄉鎮街區、行政村和開發區一體化招商格局。鼓勵190個駐村第一書記圍繞鄉村振興要求,聚焦壯大村集體經濟抓招商,真正將“飛地”招商主體延伸到村。

同時,喀左縣堅決兌現激勵政策,嚴格執行稅收分成辦法,將“飛地項目”前十年產生稅收的縣享部分全部返還給鄉鎮,持續激發了鄉鎮發展內生動力。目前,通過“正向激勵、反向問責”,尤其是“五個一批”獎懲機制,該縣鄉鎮街抓招商抓項目的熱情和積極性不斷高漲。

把項目引進來,還要讓項目落得下。為滿足項目落地需要,2020年,該縣在原有4平方公里“飛地”產業園基礎上,新調整土地5000畝,進一步擴大項目承載力。目前,喀左縣飛地園區已經成為全縣發展的龍頭和發動機。

目前,喀左縣“飛地經濟”全市領先。2018年遼寧省“飛地經濟”現場會在喀左召開,2019年喀左一次開工建設22個“飛地”項目,2020年以來落地開工“飛地”項目絡繹不絕。(完)

標簽: 遼寧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