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國新辦舉行網絡扶貧行動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楊小偉在發布會上介紹,中央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網絡扶貧行動計劃》,并每年根據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提出有針對性的網絡扶貧工作要點,確保網絡扶貧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和明顯成效。貧困地區網絡覆蓋目標提前超額完成,貧困村通光纖比例由實施電信普遍服務之前不到70%提高到現在的98%;電子商務進農村實現對832個貧困縣全覆蓋,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模擴大了8.4倍;網絡扶智工程成效明顯,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從2016年底的79.2%上升到2020年8月的98.7%;網絡扶貧信息服務體系基本建立,遠程醫療實現國家級貧困縣縣級醫院全覆蓋,全國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99.2%;網絡公益扶貧惠及更多貧困群眾,一批有社會責任感的網信企業和廣大網民借助互聯網將愛心傳遞給貧困群眾。
楊小偉指出,中央網信辦主要開展了五方面工作,讓互聯網對消除貧困的基礎性作用和可持續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網絡扶貧行動的政策體系。2016年以來,中央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加強政策協同,整體推進網絡覆蓋、農村電商、信息服務、網絡扶智、網絡公益等五大工程。四年多來,各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措施超過30項,打出一套組合拳,形成網絡扶貧政策體系。
二是強化統籌協調,形成共同推進網絡扶貧的工作合力。建立了21個部門和單位參加的網絡扶貧行動部際協調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匯聚政策、資源和項目,推進網絡扶貧行動向縱深發展。
三是狠抓工作落實,推進網絡扶貧五大工程落地見效。網絡覆蓋方面,實施六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打通貧困地區通信“最后一公里”。農村電商方面,支持貧困地區發展“互聯網+”新業態新模式,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網絡扶智方面,加快學校聯網、推廣在線教育,持續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信息服務方面,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助力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網絡公益方面,積極引導網信企業、網絡社會組織參與網絡扶貧。
四是創新幫扶方式,集中力量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我們集中優勢資源和項目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先后在江西贛州、四川涼山州、貴州等地開展“網絡扶貧深度行”活動,組織一批網信企業結對幫扶貧困縣。推動網絡扶貧東西部協作,組織東部省市網信部門對口幫扶中西部貧困地區。
五是發揮網絡優勢,做好定點扶貧工作。充分發揮互聯網作用,助力定點扶貧縣陜西省漢中市佛坪縣脫貧攻堅。完善通信基礎設施,主城區5G信號覆蓋率達到90%。引進優質線上教育資源,培育脫貧致富帶頭人。加大佛坪旅游資源和農特產品網上宣介,帶動當地旅游市場發展和農產品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