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16時,家住長沙市天心區的盧海源老人不幸病逝。根據老人生前遺愿,希望將自己的遺體和角膜捐獻給國家,幫助眼疾病患者,并成為醫學生們的“大體老師”。接到盧老家屬電話通知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的醫療專用車及時趕到盧老家中,工作人員一邊向家屬講解捐獻流程和要求后,一邊按照盧老的愿望,幫他穿戴整齊。隨后,大家通過簡單而莊嚴的儀式,向盧老作最后的告別。
“父親原來是一名鄉村醫生,臨終時,他說一定要幫他穿戴整齊,將他體面又尊嚴的捐獻給國家!”盧老的女兒盧淑姝哽咽回憶。
盧海源老人生于1941年,是益陽桃江人。盧老生前經歷風風雨雨,在當地是有口皆碑的老實人。年輕時他自學成才,成為鄉里遠近聞名的鄉村醫生。
兒子盧學文介紹道:我們家里也算是中醫世家,爺爺在解放前也是一名中醫,父親繼承并發揚了爺爺的醫術,一般的病都能治得好,但從不多收一分錢,很多年之后還有鄉親來家里感謝父親。后來,父親去了海南,在華昌水泥廠當上了廠長。
為了幫助盧老穿戴整齊,醫學院工作人員趴到盧老耳邊輕聲說道:“盧老師,感謝您,我們來幫您穿戴整齊,讓您體面、尊嚴的實現人生最后的愿望。”看到這幅畫面,在場的親友無不動容,告別儀式的氛圍也有些凝重,盧老生前幫助過那么多人,在生前最后的愿望還是幫助別人,唯一希望自己可以穿戴整齊,把自己體面的捐獻給國家。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潘愛華教授說,盧老捐獻遺體是大愛義舉,值得我們后人的緬懷崇敬。幫助盧老穿戴整齊,這傳遞著對于死亡的尊重和愛。這就是人類偉大的愛的最高體現!
長沙愛爾眼庫主任王叢香介紹,盧老捐獻的角膜將幫助一位角膜穿孔的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從某種意義上看,他老人家還在注視著這個世界。最后讓我們用一首詩來紀念盧老:
再放不下,
終有一天,
也會與這世界告別啊!
只是在死神降臨時,
有人尊重你,
為你實現心愿,
讓你在生命的盡頭,
也能保持最后的體面和尊嚴,
這樣的世界,真好!
標簽: 鄉村醫生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