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泰集團變廢為寶出效益

在美克化工工業園乙炔廠中控中心,副廠長魏強正盯著電子大屏幕,查看工藝流程參數,確保天然氣制乙炔環節安全平穩運行。制乙炔過程中會產生副產物高級炔,過去只能通過放空火炬燃燒處理。

“現在高級炔已經變廢為寶了。”魏強說,2018年美克化工立項攻關高級炔回收利用。高級炔低溫下易結晶,高溫易聚合,必須以50攝氏度的恒溫,沿管道送達熱電廠蒸汽化鍋爐輔助燃燒。2020年項目投用后,每年可節約煤炭5700噸。通過高級炔回收,每年實現經濟效益近千萬元。

美克化工是中泰集團綠色發展的縮影。中泰集團依托天然氣、煤炭、石灰石等豐富資源,聚焦化工主業,打通了從化工產業到紡織服裝和pvc材料產業鏈條。在此過程中,“變廢為寶”從化工產業鏈向紡織服裝產業鏈延伸。

離美克化工不遠處,中泰集團旗下的庫爾勒中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正忙碌地生產粘膠纖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燒堿提純木漿粕中甲種纖維素。“企業生產每年使用20多萬噸燒堿提純甲種纖維素,過去受制于回收技術,每年有3萬噸含半纖維素燒堿只能低價銷售或處理后排放。”中泰紡織副經理謝峰說。

2016年開始,企業加大技改投入,通過使用納濾膜技術,實現了燒堿“廢棄物”的循環使用。通過納濾膜提取出的半纖維素,還可以作為生產木糖醇的原料。

類似的“變廢為寶”節點,在中泰集團旗下各個公司越來越多。僅2021年,新疆中泰集團實施19個固廢物減量化、資源化項目。

近年來,中泰集團持續加大環保治理投入,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并適時升級,內部建立廢水、廢氣、廢渣、廢熱循環利用網絡。

大氣治理與減排方面,中泰集團投資3.5億元在新疆完成自備熱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減排氮氧化物3000噸、二氧化硫2500噸;廢水綜合利用方面,自主研發的乙炔次鈉清凈廢水高含鹽處理回收裝置,解決氯堿行業廢水瓶頸;廢熱利用方面,采用節能高效工藝與設備、優化改善系統,共計節約標煤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8萬噸……

“在現有能源產業基礎上增鏈、補鏈、拓鏈、強鏈,確立綠色低碳發展路徑,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新疆中泰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中泰新能源公司董事長肖軍說,2021年,中泰集團累計投入約30億元于生態環保建設,環保設施投入占比28.3%,年減排二氧化碳510萬噸,生態環保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底色增綠,產業增效。今年一季度,公司化工、紡織、農業“三大主業”,實現銷售收入572.33億元,同比增長99%。(經濟日報記者 馬呈忠)

標簽: 中泰集團 變廢為寶